埃及vs津巴布为-埃及为何能调停巴以冲突
为什么当代埃及与文明古国地位极不相称?
埃及古文明早在公元前就被亚历山大毁灭了,之后一直处于希腊罗马的文化圈内,主权难保障,这种情况早决定了埃及的当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地位会很低,甚至永远,再说当代埃及强盛不强盛语其文明古国地位哪有什么关系,古文明早已经没了,当代埃及才刚刚发展起来,我们中国的文明正是一直延续,才可能有了今天的地位。巴比伦早荡然无存,不用说了,印度的文明延续的还行,不过有些乱。另外我们也不要整天用所谓四大文明古国的观点看问题,在世界历史上出现的诸如米诺斯文明、迈锡尼、赫梯、亚述、苏美尔、希伯来、希腊、罗马、玛雅、阿兹特克、津巴布韦等等哪个不是辉煌的时代象征,只是延续的久不久的问题,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纯粹是中国的过时之说。
津巴布韦是不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
世界银行公布的结果:世界排名最穷的国家第一名的是埃塞俄比亚,人均财富仅1965美元,世界排名最富的国家第一名的是瑞士,人均财富达到了648241美元,两者相差将近330倍。
世界最穷和最富的十个国家之对比
据新华社报道,世界银行最近公布了世界上最穷的十个国家和世界上最富的十个国家的前十名,仔细看了一下,世界最穷的十个国家几乎全在非洲,亚洲仅有一席,那就是我们的近邻尼泊尔,排名世界界最穷的国家第六名。而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几乎全在欧洲,除此之外,美洲的美国排名第四,我们的近邻日本排名第六。
世界排名最穷的国家第一名的是埃塞俄比亚,人均财富仅1965美元,世界排名最富的国家第一名的是瑞士,人均财富达到了648241美元,两者相差将近330倍。而世界排名最穷国家的第十名马达加斯加,人均财富5020美元,世界排名最富的国家第十名比利时和卢森堡,人均财富451714美元,两者相差90倍,越是往上差距越是有所缩小。
从世界最富的国家和最穷的国家排名榜上来看,非洲仍然是世界上最穷的地方,非洲的贫穷与非洲的生产力落后,战争和不断有很大的关系。欧洲仍然是世界上最富的地方,这与欧洲较早地进行工业革命有很大的关系,而亚洲惟一进入世界最富前十名国家的日本,与其很早进行的明治维新有很大的关系,也可以说,是明治维新让日本跻身于世界最富国家前十名。
据现在的考古学研究,人类起源于非洲,世界上所有的人类都是从非洲走出去的,这似乎已经成为定论。而人类的发源地却成为世界上最穷的地方,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欧洲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地区?首先是工业革命为欧洲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从蒸汽机到电动机、再到电子工业等都是首先从欧洲大陆开始发展的,欧洲拥有世界上许多最杰出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因斯坦、爱迪生、诺贝尔、牛顿等都出现在欧洲,有着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发明家,欧洲发展最快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地区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欧洲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地区,另外一个原因是欧洲列强的朝外扩张,从十九世纪初期,英国开展的工业革命,圈地运动开始,他们国内的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于是列强开始向外扩张,发展殖民地,掠夺其他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两次战争,让帝国主义列强从中国掠夺了许多财富,而非洲更是成为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许多黑人成为奴隶被人贩子买到欧洲,许多宝藏被列强掠夺到欧洲,一系列的扩张让欧洲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财富的原始积累。
虽然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从欧洲开始的,但是欧洲的一些国家痛定思痛,消除战争隐患,发挥整体优势,整个欧洲已经结盟,统一货币,统一协调各个国家的经济政策,欧盟共同体当中的各个国家政治制度比较稳定,此举让欧洲成为唯一和美国抗衡的经济实体。
非洲成为世界上最穷地区原因所在,有着很深的历史根源,被西方殖民国家掠夺,生产力的落后,其次是战争和不停,在非洲的一些国家动辄就是发生,动辄就是种族分裂,结果是生民涂炭,几十万人遭受大,更不要谈发展经济了。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话一点不,从世界最富和最穷地区的排名榜可以看出,凡是科学技术发展较快的地区,其发展必然较快,凡是科学技术落后的地区,其发展必须会受到限制。要想取得较快发展还必须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有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否则要想加快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传说中的津巴布韦藏金之地是怎样的?
提到非洲,人们可能马上就会想到坐落在北部非洲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而如你所关注的是人类的古代文明的话,那么请不要忘记坐落在南部非洲的津巴布韦,那里的古代遗址同样也在悠远的古代闪耀着文明的辉煌。
在津巴布韦,这里的大部分居民是班图语系的马绍纳人和马塔贝莱人。而在班图语中,津巴布韦之所以叫作“津巴布韦”,因源于遍布于当地的200座大大小小的石头城,马绍纳人把其中的任何一座都叫作“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这个名字之所以给人以无限的遐思,原因在于它在当地的班图语中的意思是“可敬的石屋”、“石屋”;另外有些人认为津巴布韦是塞肖纳语“马津布韦”的谐音,它的意思应该是“酋长住宅”。也有的人认为它是恩戈尼语“津比万比韦”的变音,因而它的意思是“富饶的矿山”。如此等等,给津巴布韦这个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和其中的古代遗迹笼罩了迷人的色彩。
1868年的一天,欧洲的一位探险家正在非洲这块神奇的古大陆上旅行,他正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堡东南约30公里的密林丛莽中追逐一只野兽,偶然间发现了一座石头的残垣断壁,这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大津巴布韦”。尽管当时这儿只不过是一大片石头城的废墟,却依然显得神秘而尊贵,因年代不明而显得高深莫测。在此之后的1871年,德国地理学家卡尔·莫赫曾说:“那是一大片聚在一起的石头建筑,没有屋顶,用灰色花岗岩石块以精巧的技术建成,有些还曾雕刻。山上那些高大的石墙分明是欧洲人的建筑。”这位高傲的欧洲学者之所以说是“欧洲人的建筑”,是因为他根本不相信在被白人蔑称为“黑暗大陆”的非洲腹地,古代文明之花居然开放得如此绚烂,它是自身固有的,决非外人嫁接的。
“大津巴布韦”虽然饱经世纪的桑田变化,大部分已沦为废墟,但仍然有一些部分显示着宏伟的气象,并且一直遗存到了当今。
作为主体建筑,大津巴布韦最辉煌的一处位于山下的平地上。因为它的城墙呈椭圆形,周长256米,内径长89米,宽67米,被称为椭圆形大围墙。该处围墙高近10米,厚约5米,所围的总面积约为4600平方米。在东、西、北三面城墙上开有3个门,门顶都有巨大的花岗岩石砌成的圆拱形。围墙的顶上,雕刻着细长的质地坚硬的图案花纹,有的独面顶端还雕刻着一只形状奇特的石鸟。在围墙的东南部,还有一道同围墙平行的、相隔1米左右的石墙,与围墙体形成一条长达百米的狭窄通道,通道尽头是一个类似院子的半封闭区域。围城里面建有圆锥形石头高塔、石碑、地窖、水井和一些石崖的废墓,像是古代宫廷的遗迹。围城附近还有许多小的房屋,这些低矮的颓垣残壁有可能是一般官员或仆人的住宅区。
在椭圆形大围墙的外面,有一连串形成堡垒的城墙。城墙内有错综复杂的通道、石级和走廊等。沿着一条陡峭缝隙开凿出来的石梯拾级而上,就可以来到另一处主体建筑:卫城。卫城建在椭圆形大围墙旁边约90米高的悬崖上,居高临下,俯瞰着整个山谷。卫城的城墙随着岩石而起伏,自然地与大弧丘浑融一体。围城全部由花岗岩石砌成,构筑坚固,气势雄伟,可能是一座要塞,供防御之用。卫城的内部,又有许多残破的房屋和复杂交错的通道。在这处遗址上,有冶炼黄金的迹痕。另有一处形似祭坛的建筑,也许是古人们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
在整个大津巴布韦的建筑群中,最神秘莫测也最令人费解的是椭圆形大围墙内的圆锥塔。这是一座下粗上细的实心花岗岩建筑,高约20余米,没有任何文字标记。它主要是用雕凿成砖块的平整花岗石堆砌而成,按一定的图案线条规则地砌起。石砖之间没有使用灰浆或其他种类黏合剂接合的任何痕迹,然而石砖之间的连接极为严密,其缝隙竟连薄刃也难以插进去。圆锥塔的外观神秘新奇、精致美观,而且坚固异常,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风雨的磨砾。
自从1868年以来,一批批的欧洲探险家和科学家兴趣盎然地来到非洲南部,在津巴布韦这块突然间变得神奇的土地上寻踪觅迹,反复考察,为的是想要弄清“大津巴布韦”的内在奥秘。神秘的圆锥塔是他们考察的首选。英格兰考古学家本特曾花费极大的财力和人力在圆锥塔的周围大规模挖掘了一条地道穿过圆锥塔,企图寻找一个入口。为此他搬开了许多石块,但发现塔是实心的,这个入口至今也没有找到——也许它根本就没有入口。这样一来,考古学家们不禁疑窦丛生:这座直刺蓝天的巨塔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
人们对此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该塔的外表形状与当地的粮仓相似,也许是个巨大的粮仓。但由于证明整个塔是个实心的整体,根本就没有用来贮藏粮食的空间。也有人认为它是男性官的象征物,是古代某种宗教仪式所用的,它代表某种蓬勃的部落精神或部落酋长至高无上的权力。但这些说法最终因缺乏有力的证据,加上又没有史料记载而缺乏说服力。圆锥塔却依然固我,孤自站在那里缄默不言,笑看来客,保守着自己被岁月深藏的秘密。
在19世纪末,好事的欧洲人纷纷飘洋过海,竞相来看“津巴布韦”。由于无可考证,他们只能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测来解释“津巴布韦”之谜,但是他们总是用既有的观点来解释问题,竭力否定这个古文明遗址的非洲渊源说,生拉硬扯地将其文明内涵与已属文明联在一起。
对于欧洲人来说,大津巴布韦应该是存在于神话中的黄金国度。他们认为石头城很像欧洲史书上记载的古代以色列国王所罗门的某些圣殿,很可能就是在《圣经·旧约》中提到的所罗门国王的金矿所在地。而卫城就是模仿所罗门国王在摩利亚山上修建的耶和华殿建造的。那座椭圆形的大圆墙则是为了模仿古埃塞俄比亚女王示巴访问所罗门时在耶路撒冷住过的行宫而建筑的。
这种主观臆测,一度激起了欧洲人到石头城寻找黄金的狂热。不少欧洲人来到石头城后,雇佣当地的马绍纳人,配以舶来的先进机械在宝贵的遗址上四处乱挖,掘地三尺,把珍贵的文物劫掠一空。除了坚硬的花岗岩石块,其他的一切能拿者尽被拿走,所有那些有可能说明历史真相的文物资料,在还没来得及真正展开研究之前,就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在后来的岁月里,人们在“津巴布韦”的周围发掘出大量的文物。其中有奇怪的生产工具、锋利的作战武器和精美的装饰品等,还有一些是来自遥远的中国的陶瓷碎片、阿拉伯地区的玻璃珠子、波斯的彩色瓷器以及印度佛教念珠等。由这些出土文物至少可以看出,消失于遥远年代的石头城曾经与古代的华夏及阿拉伯、波斯和印度有过悠久的文化和贸易往来。而众所周知,在中国、阿拉伯和波斯的历史典籍中有关大津巴布韦的记载却极其鲜见。
也许,这些舶来品是从第三者手中转手贸易而得,那么这些第三者又是一些什么人呢?我们无从知晓。由壮观的大圆锥塔就可以看出,其建造垒砌技术已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也就是说,圆锥塔的建筑技术足可以用文明的字眼来形容。圆锥塔的建设者们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掌握了建筑学、几何学、力学等方面的高深知识。
这一座座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石头建筑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人们至今也没有弄明白。直到现在所有的只是猜测:有些人认为这里可能是一个业已消失的古老王国的皇城,也有人认为它只是一个巨大的宗教场所。与其他文明遗址不同的是,所有这些石头建筑上都没有任何文字,也没有雕刻的图案或壁画,在这方面与美洲的玛雅城或东南亚的吴哥寺上成片的浮雕迥然有异。而流传下来的世界文典中又没有任何记载,真可以说是无迹可寻。与此相关的问题只能是,何种人在何时运用何种工具和方法来营造了这座宏大瑰丽的石头城?石头城的建造者与当今生活在津巴布韦的马绍纳人和马塔贝莱人有什么样的渊源关系?如果它的建设者是外来人,为什么他们又在某一天突然遗弃了这个地方呢?
由于1830年当地曾发生过著名的祖鲁战争,人们由此推测,居住在大津巴布韦的原居民都被全部赶走了,那么他们又迁居到何处了呢?令人不解的是:现在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只不过是马绍纳族的一个分支——卡兰——加入。他们大多数仍旧居住在非洲低矮、简陋的传统窝棚里,其日常生活和宗教仪式与这些大堆的石块毫无关系。
20世纪初,关于上述问题,欧美国家的考古学家展开激烈的争论。英国考古学家麦基弗认为,大津巴布韦的建筑风格丝毫也没有古代东方或西方欧洲任何时期的痕迹,因此它只能是出自非洲原居民之手。而另一位英国考古学家霍尔却认为,自古以来非洲原居民就没有修建石头建筑的传统,在非洲其他地方也找不到相同的例子,因此,大津巴布韦决不可能是非洲原居民所建。两派学说都有支持者,但都苦于缺乏证据,谁也无法说服对方。没有人统计过需要多少工人、工作多少时间,才能使这样一座伟大的文明古城屹立在非洲茂密的丛林中,也许他们是怀着对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权力崇拜。
非洲国家有哪些及地图
1、苏丹共和国,简称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沿岸、撒哈拉沙漠东端。国土面积1886068平方公里,为非洲面积第3大国,世界面积第15大国。首都喀土穆。
2、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简称“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南接苏丹,西连利比亚,东临红海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经地中海与欧洲隔海相通。
3、摩洛哥王国,简称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沿海阿拉伯国家,东部以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濒临大西洋,北部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摩洛哥最早居民为柏柏尔人。先后受腓尼基、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统治。公元788年建立第一个阿拉伯王国。
4、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简称”埃塞俄比亚“, 台译“衣索比亚”,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北的国家。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南苏丹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高原占全国面积的2/3,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首都是亚的斯亚贝巴。
5、索马里联邦共和国,简称索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拥有非洲最长的海岸线,总面积637660平方公里。 公元前17世纪以前,索马里建立了以产香料著称的“邦特”国。1941年,索马里彻底沦为英国殖民地。
百度百科-非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