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vs挪威预测-西班牙vsm
岩石圈——软流圈边界研究
深部地质研究是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分设了7个有关岩石圈研究方面的分会场。对深部地质方面研究的重视,反映了当今地球科学多学科交叉、多技术集成、大综合的发展趋势。随着对地球内部结构了解的深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质学家们普遍认识到成岩成矿作用与壳—幔相互作用,特别是下地壳、岩石圈地幔/软流圈系统变迁对其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把成岩成矿作用与大陆形成演化联系起来(邓晋福等,1999, 2001;杜建国等,2003;肖庆辉等,2003;),从壳幔相互作用和物质—能量交换传递新视角研究大陆成岩成矿作用过程已成为重要方向(邓晋福等,1999,2001;邱瑞照等, 2004;Kutina J,1991,1995;毛景文等,2003),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可能是把大陆成矿作用与壳—幔相互作用、岩石圈演化等深部过程联系起来的重要纽带。本文根据近年研究进展,结合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阐述岩石圈—软流圈边界(LAB)研究的若干进展。
一、岩石圈——软流圈边界分布
关于岩石圈与软流圈的定义有4种(邓晋福等,1996,1998):①力学岩石圈,指弹性、高强度的、刚性岩石圈;②热学岩石圈,指保持传导热梯度的地球冷的表层,其下是一个对流的绝热梯度,叫软流圈;③地震波岩石圈,地幔浅部有一个地震波低速带,叫软流圈,位于它上面的盖层叫岩石圈;④同位素地球化学把亏损地幔(DM)储库叫软流圈,富集地幔(EM)储库叫岩石圈。美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Anderson(1995)发表文章,对岩石圈定义作了历史回顾与详细评论,提出不要再用同位素地球化学定义的岩石圈。我国学者采用岩石学途径,认为由岩浆起源反演的软流圈是达固相线的上地幔橄榄岩,含部分隙间熔浆(邓晋福等,1985)。软流圈之上是岩石圈,与地震波和热学定义的岩石圈、软流圈概念大体一致的。
1.岩石圈—软流圈特点
壳幔过渡带(界)也称为Moho界面(带),可分为3种类型,即一级速度间断面、速度梯度带和高低速相间的薄层束结构。Moho界面(带)存在冲断排列(或称“鳄鱼”状)结构。大陆和海域地区的Moho界面(带)存在介质和构造响应,即为一个厚度1~5千米,最厚可达15千米的过渡带,是与深、浅部物质交换、重力均衡补偿以及地球内部圈层耦合密切相关的地域。肖庆辉(1986)总结软流圈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深度一般为60~250千米,各地厚薄不一。如在南帕米尔和喀喇昆仑山一带,软流圈底板深度可达300千米;②软流圈的顶、底部不是一个平整的面,而是逐渐过渡的层带。一般在大约60千米深处,地幔开始由脆性向塑性过渡,在大于250千米深处,物质又变为较坚硬的状态;③岩石处于熔融或塑性状态。很小的应力作用就能引起物质的流动,而软流圈物质的流动或对流,就会带动岩石圈的运动;④洋壳下的软流圈比陆壳下的软流圈厚。洋壳下面的软流圈底板深度为40千米,厚度约350千米;陆壳下面的软流圈顶板深度为100千米,底板为200~250千米,厚度约100~150千米;⑤软流圈物质的密度比周围地幔的密度小,因此,软流圈轻物质才能在岩石圈底部上涌,引起岩石圈的各种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
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Maya Kopylova教授认为,“岩石学意义上”的克拉通之下的岩石圈—软流圈边界(LAB)可以通过追踪源自金伯利岩的捕虏体的矿物化学、结构和产状的变化而勾勒出来。典型的LAB通过如下特征表述:①橄榄岩的矿物成分的变化:铁、钛含量增加,并且富钙;②结构年龄的变化:从变质的长期稳定结构到年轻的变形结构或岩浆非平衡性结构;③热体制的变化:从稳定状态到过渡状态和扰动状态;④从辉石岩、巨晶矿物、被剪切的橄榄岩出现来判断;⑤金刚石从橄榄岩地幔中的消失来判断。
2.岩石圈—软流圈边界(LAB)分布的普遍性
岩石圈—软流圈分界线是否为全球性的?这是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Catherine Rychert等在这次大会提出的质疑。一个刚性的岩石圈在一个软弱的软流圈上运动,这是大家普遍接受的一个概念。确实,面波的研究也表明,一个具有快速地震波的“盖子”覆盖在一个地震波速较慢的软流圈上,这是在区域性和全球性都已经观察到的现象。此外,最近的Ps和Sp研究已经在区域尺度上构建了这个边界的图像,其深度与面波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大体相符。Ps和Sp转换提供了岩石圈—软流圈界面的高分辨率图像;在建模的地区图像显示的边界清晰,而且深度在11千米以浅。然而,这个重要界面的全球性图像的描绘却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因为它的深度和其他属性可能会随着大地构造环境而改变。
Catherine Rychert等利用1990~2004年间由永久性地震台站记录的散射波来描绘可能是与岩石圈—软流圈分界面相关联的界面。他们认为,来自地壳结构简单、Moho面已经很好地被定义了的那些台站的大量的Ps数据以及数据的分布情况,使得人们很容易在9个震中距间隔内以接近2 Hz的频率识别各个地壳相单位。上述约束条件使得能够识别地壳相单位并进而寻找那些可能是与岩石圈—软流圈相关联的相变(波速转换?)。符合上述标准的地震台站所给出的数据表明,在60~110千米的深度范围内存在一条或者两条负的不连续面(即这里的地震波速随着深度的加大而减小),它们的波至时间介于Moho面Ps相之后、Moho面相最初的反射面之前。Sp研究的结果也基本证实了上述不连续面的存在。得出这些结论的单台站的分布虽然并不呈覆盖全球的圈带状展布,但是它们却表明,在上述深度范围内存在的这一间断面具是一个稳定的特征,这也使得勾画其全球性图像成为可能。
因此,他们处理了全部IRIS FARM数据集,目的在于寻找全球共同的特征或者是区域性的共同特征。按照震中距处理过的数据中,从Moho面、410千米以及660千米处的间断面获得的直接转换可以很清楚地看见。二次地壳反射面(Pp Ss)也可以看见;而首次地壳多重反射面(Pp Ps)则不明显。此外,与地壳多重反射面不相关的能量也见于60~110千米深度范围内,这与存在于这些深度上的速度下降是相关的。这个负极性的相与呈正极性相的首次地壳多重反射面之间的界面,可以解释这一地壳相不可预见的缺失现象。他们还认为,那些具有相近Moho面深度的台站提供的Ps数据在震中距曲线图上叠加在一起,这也使得我们易于识别Moho面相,并探测到其他的可能与稳定的间断面相关联的相。在37~43千米之间的Moho面深度范围内,从Moho面及其相关的反射面获得的直接波至时间可以清晰地看见;位于80千米左右深度的一个强的负相也是这样的。后者与地壳相不相关,有可能起源于同一深度的一个间断面。
二、岩石圈——软流圈边界(LAB)综合解释
岩石圈深部物质组成是个极富挑战性的前沿课题,它是岩石圈的基本参数和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基础,对此各国地球科学家们竞相探索。它也称为地球深部物质科学,在地球科学领域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分支,需要把与地球深部有关的多个学科,如矿物学、矿物物理学、高压矿物物理学、岩石学、岩石力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的学术思想、研究成果和探测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1.岩石圈深部物质组成方法
通常直接获得深部物质组成有两种方法:一是岩石学方法,该方法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吴宗絮等,1994;邓晋福等,1996):①出露于地表的深部陆壳岩石(主要是前寒武纪变质岩系);②由岩浆或构造作用带到地表的深部岩石包体或块体;③各类火成岩(火山岩与侵入岩)中包含的岩浆源区的化学与物理学信息,结合地球物理测深资料与高温高压下岩石的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实验成果。通过这一方法已成功建立了华北(吴宗絮等, 1994)、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壳—幔岩石学结构(邓晋福等,1996)。二是地球化学方法,通过对出露地表的深部陆壳岩石进行地球化学取样分析,结合地球物理测深资料与高温高压下岩石中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实验成果,获得地球物质组成的化学结构。深部物质组成研究的难点在于深部地壳岩石出露范围非常有限,往往仅在克拉通、造山带地区有一定的上地壳岩石出露,而中—下地壳,尤其是地幔岩石出露地表少之又少,因此,人们对地球深部物质组成的认识受到很大的限制。间接方法主要是指各种地球物理方法对地球物质的物理性质测量结果进行的约束,如波速、地热等,这是较长时期以来了解地球深部物质的主要方法之一。在众多的地球物理性质测量方法中,由折射地震测深给出的地壳不同深度层次纵波(vp)和横波(vs)波速是对地壳成分研究最为重要的(Fountain和Christensen, 1989;Fountain等, 1992; Kern, 1993; Kern等, 1993; Christensen和 Mooney, 1995;Kern等,1996;Rudnick和Fountain,1995;高山等,1999),其中又因为目前难以获得较高精度的vs数据,现有地球物理测深工作多限于研究vp。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高分辨率深地震测深为主的测量,大大丰富了有关地球深部物质组成和状态的信息(Kern,1993)。但是,用地球物理资料了解深部物质组成毕竟是间接的,对岩性的解释又往往具有多解性(Holbrook等,1992)。
从探测深度上看,长期以来采用多种地球物理学观测方法进行的探测深度大,通过积累的丰富资料得出了多种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结构模式和物理模型。采用包括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学科等有关物质成分的学科以及岩石探针、地球化学示踪手段,通过对地表分布的地壳、幔源岩石的研究,对地壳、岩石圈、地幔的物质组成和运动状态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实际采样深度的限制,其探测深度一般限于200千米以内。两种方法在探测深度上的差异就造成了地质与地球物理结合上的“瓶颈”:多种深部地球物理模型限于其“多解性”或缺乏物质内容,无法彼此检验,从而不能形成统一的认识;而较浅部的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资料,虽然研究程度较高、精度较高,却没有足够的根据向地球深部外推(谢洪森,1997)。
无论是直接方法还是间接方法,都有各自的缺陷或局限性,高压下岩石地震波速、密度等物理性质的实验研究是约束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多解性、把两者结合起来的主要途径之一(Fountain和Christensen,1989;Fountain等,1992;Kern,1993;Kern等,1993;Christensen和Mooney,1995;Kern等,1996;Rudnick和Fountain,1995;谢洪森,1997;赵志丹,1999;高山等,1999)。
2.岩石圈—软流圈边界的表面波速率和衰减模型联合解释
波士顿大学的Ulrich Faul等通过表面波速率和衰减模型对岩石圈—软流圈边界进行了解释,他们认为地震波速和衰减模式的综合解译可以为研究上地幔的物理状态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在他们的研究中,考虑了Kustowski等(2006)提出的全球剪切速度模式和Dalton等(2007)提出的全球剪切衰减模式。速度模式包括了放射状各向异性的剪切波速的三维变化,并且是从由表面波的相位异常、长周期波形和体波走时构成的大数据集来构建的。衰减模式是从大于30000个周期为50~250秒的基本型的瑞利波震幅测量中演算得来的。震幅同时被反演为三维衰减模式的系数和为每个震源和接受机所用的频率校正因子。弹性非均质性导致的聚焦效应在联合确定的相位速度图上也予以了考虑。
在指定深度上的衰减(1/Q)—速度图上,模式数据形成明显的趋势。我们将这些以地震学手段确定的趋势与拟合的实验剪切模量以及由Faul和Jackson(2005)提出的衰减数据作了对比。在100千米深度上,从地震学手段获取的数据与实验拟合线相斜交。当地震学数据被分成陆相区域和海相区域时,在150千米和200千米深度上,海相数据形成的趋势接近于实验预测值;而陆相数据形成的趋势仍旧与实验拟合的数据相斜交。在250千米深度上,两者都接近于实验拟合趋势。在地震趋势与实验拟合相斜交的那些深度上,相对于实验拟合趋势,海相速度对于给定的衰减值总体上是较慢的;而陆相速度对于给定的衰减值总体上是较快的。由于实验拟合趋势描述的是1000℃以上温度时的橄榄石的非弹性行为,地震数据相对于实验拟合的斜交趋势就暗示了速度和衰减的非热贡献,例如,成分(主要元素和痕量元素)变化和熔融体的变化等。在地震数据与实验拟合一致的那些深度上,速度和衰减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描述为横向上的温度变化。因此,看起来似是而非的是,坡度发生变化的那些深度数据暗示了岩石圈—软流圈边界的平均深度。
3.岩石圈—岩石圈的热模式和成分模式
西班牙学者Juan Carlos Afonso总结了最近10年来多学科研究岩石圈/岩石圈上地幔系统的进展,认为在上地幔的热结构和成分结构的确定上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进展。地球物理学、岩石学、矿物物理学以及地球化学领域的进步和综合,已经能够提出多个自洽模式;这些模式为研究岩石圈与岩石圈上地幔之间的力学相互关系和化学相互关系开辟了新的富有前景的途径。同时,这些模式也为研究岩石圈与次岩石圈上地幔体系的演化模式提供了必要的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的信息关联。
Juan Carlos Afonso等在回顾最近的地球物理学和岩石学的交叉科学研究成果及其数据综合解释意义的基础上,评价了最近的地震学模式及其在区分热信号和成分信号领域的能力,首先,他们介绍了关于利用地震波速度在识别热体制和成分各向异性研究中的效果的一项系统研究成果;在研究中,他们利用了①热力学自洽性方法和混合性方法;②最新的矿物物理学数据库;③在不同的地震频率条件下,对橄榄石集合体新近进行的非弹性模量测量结果。其次,他们介绍了多个建立在自洽性的、综合了岩石学、矿物物理学和地球物理学信息基础之上的二维和三维正演模式、反演模式和动态模式。通过这一途径,获得了岩石圈—岩石圈的热模式和成分模式;它们很好地拟合了所有观测到的地球物理和岩石学数据;这将大大减少这些观测数据单独和成对模拟时出现的不确定性。最后,他们还讨论了未来拓展对于岩石圈—岩石圈上地幔体系的认识可能需要的技术手段和观测手段。
三、岩石圈—软流圈边界(LAB)的作用
Anderson(1993)认为软流圈代表了一个高热梯度区;Karato(1989)则强调水在低速带形成中的重要性。岩石学家和地球化学家所说的软流圈几乎全部指枯竭(不相容元素含量低,87Sr/86Sr含量低等)软流圈或对流地幔(Anderson,1995)。各种物理和地质过程表明,大多数岩石圈下的浅层地幔接近于或高于固相线,可能是地球内部最大规模的岩浆源区。
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Maya Kopylova等通过对加拿大Slave克拉通的岩石圈—软流圈边界的研究,认为该区是地幔岩浆作用发育的地带。岩石圈—软流圈边界,正如从橄榄岩捕虏体中观察到的那样,与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并无关联。橄榄岩质地幔中的氧逸度随着深度的加大而逐渐降低;到了石榴子石橄榄岩(170~210千米)则已经从AQFM为—3降低到—4.5;并且在LAB上没有明显的表征,尽管在热体制和矿物化学上有明显的变化。
加拿大Slave克拉通的岩石学意义上的LAB的最小深度在南北方向上的成分清楚、倾向北东的岩石圈地体之间变化悬殊。Slave克拉通的东南部的岩石圈深度至少在220~250千米,并且比中部(200千米)和北部(160~190千米)要厚。东南部岩石圈的加厚得到远源地震方法的证实:Slave北部的一个地震波不连续面位于深度175千米;到Slave中部该不连续面下延至190千米;而到了Slave东南部,其深度变为210千米。Slave克拉通的中部位置下的“电性”LAB经过大地电磁法测量为210千米。笔者的研究表明,“电性”LAB某些地区与地幔岩石的结构和物理状态相关联而与橄榄岩的矿物学特征无关。
按照地球物理学上的准则,LAB必须将岩石圈与其下伏的以较低的地震波速度、较高的vp/vs(纵横波速度比)、较高的电导率,以及较低的绝热梯度为特征的地幔区分开。相比而言,岩石学上的LAB区分岩石圈和地幔采用的是较高的地热梯度,该地热梯度不能代表软流圈,而且在时空上也不具备持久意义。克拉通底下的岩石学意义上的LAB可能是地球物理意义上的岩石圈基部的一个狭窄的异常带;它位于形成金伯利岩之前的相对年轻的辉石岩熔融体岩浆房的紧挨着的上部。Maya Kopylova的研究认为,岩石学意义上的LAB可能是从金伯利岩熔融体中以相平衡的方式结晶出巨晶的部位。对Jericho金伯利岩的富铬巨晶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巨晶与金伯利岩的直接的成生联系存在两个方面的证据:①它们具有相似的铪和钕同位素组成;②它们具有相似的与巨晶斜方辉石、石榴子石以及金伯利岩相平衡的熔融体的REE配分型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揭示相对年轻的岩浆作用带与LAB在时空上的一致性。
在运动学上,板块的汇聚作用、挤入作用、弧后扩张作用,以及造山环带的收缩作用之间的相互联系可能只有通过相关的软流圈来实现,如位于俯冲岩石圈板片之上的软流圈常呈蘑菇状,其流变学和密度差异所产生的力在浅部能够驱使山脉的运动;由于大陆演化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不仅发生在整个岩石圈尺度,它深达上地幔内部数百千米,岩石圈地幔刚性强度大的地球物理背景区,可能阻碍深部幔源物质的运移,而不同岩石圈之间的不连续则可能是幔源物质的良好通道。 近年还有人提出软流圈造山的概念(肖庆辉等, 2006),可见软流圈在大陆动力学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四、岩石圈地幔成分的变化及其与岩石圈—软流圈界线深度的相互关系
岩石圈地幔成分的变化及其与岩石圈—软流圈界线深度的相互关系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以下介绍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学者Suzanne O'Reilly在这方面的研究。
岩石圈地幔(SCLM)的成分随着覆盖其上的地壳所经历过的末次主要的构造热事件的年代不同而有很大的区别。太古宙的大陆岩石圈地幔高度亏损,显生宙的地体基本上都被成分复杂的地幔所垫托,而大部分元古宙的大陆岩石圈地幔是中性成分的。大陆岩石圈地幔的这种长期的演化暗示了地壳及其地幔根部是准同生的建造(或改造)。就全球范围而言,在岩石圈成分与岩石圈的厚度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这被解释为形成大陆岩石圈地幔过程的演化。
在大多数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建模中所使用的经典的太古宙地幔的成分是石榴子石—铬尖晶石(主要选自Kaapvaal克拉通西南的金伯利岩中的橄榄岩捕虏体)。然而,大多数这样的捕虏体表现出多回次的交代变质作用的特征,体现为从纯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到先亏损后衍生的铬尖晶石的进积性的交代变质作用。类似的衍生作用可以在原地的橄榄岩地块中开展研究(例如,挪威西部的Lherz地区)。此类亏损的岩石在捕虏体记录中很少见;这种亏损偏向性虽然部分地是由于为了研究p-t轨迹的便利而收集岩石样品造成的,但同时也是由于有地质背景的。
太古宙克拉通的地震层析成像技术表明,高速块体被低速区域所包围、截切。详细地说,金伯利岩偏向性地选取低速区域,使得地幔偏向性地选取交代变质作用的产物。低速的部分可以采用经典的铬尖晶石成分模拟,但是高速块体需要强亏损的纯橄榄岩/方辉橄榄岩;而后者显然大多数都下伏在深度为150千米左右的太古宙克拉通之下,并且很难被金伯利岩所选取。有些此类“根部”延伸至深度300~400千米,而地球化学所定义的LAB即位于其中。这些“根部”代表了什么?在这些地幔域中LAB在哪里?是如何表现的?
残余的大陆岩石圈地幔在海洋区域的浅层(0~150千米)成像中也表现为高速纵波(vp)的点区;提供了一个海洋岛屿玄武岩“循环的”地球化学信息的源头,同时也是洞察大陆解体机制的窗口。在这样的一个海洋性上地幔域中,LAB的特征是怎样的呢?锆石铪同位素数据表明,很多元古宙地壳,特别是地盾地区的元古宙地壳具有太古宙的原岩。这令人想起其下伏的大陆岩石圈地幔就是原来的太古宙岩石。很多元古宙的大陆岩石圈地幔的中性成分可能反映了太古宙大陆岩石圈地幔在软流圈的熔化过程中经历的进积性的交代变质作用,而不是自太古宙以来的岩石圈形成过程中特征的改变。这一衍生作用可能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将LAB(定义为亏损的大陆岩石圈地幔的基线)向上移动了;这也有助于解释大陆岩石圈地幔成分与LAB深度之间的关联性。
衍生的显生宙大陆岩石圈地幔会冷却至蔓延开来的等温层,并最后趋向于薄层化;上涌软流圈的增生将产生新的衍生大陆岩石圈地幔,并也将最终转变为薄层化的等温层。这一循环的过程将确保衍生的大陆岩石圈地幔就是薄层的大陆岩石圈地幔。
对中国大陆岩石圈研究(邱瑞照等,2006)表明,根据岩石圈的动力学性质,中国大陆可以划分出克拉通、造山带、裂谷、边缘海洋壳和岛弧等五大岩石圈类型。
(1)克拉通型岩石圈具有稳定的特点,根据壳—幔演化模型,克拉通TTG陆壳与以方辉橄榄岩为主的强亏损地幔岩石圈岩石组成是对流地幔分异的互补产物,在壳—幔物质、结构形成时间上应该一致。以华北的鄂尔多斯块体为例,已有的地质资料证据表明华北地台陆壳形成于古太古代—古元古代(程裕淇,1994;邓晋福等,1999;张宗清,1998;沈其韩,1998;邱瑞照等,2006),复县金伯利岩中的地幔岩包体铼—锇测定的TRD模式年龄26亿年和28亿年(高山等,2003)与陆壳时代一致,说明鄂尔多斯克拉通型岩石圈地幔与陆壳确实是同时形成的。
(2)造山带型岩石圈形成于挤压机制,岩石物理性质决定了在造山带过程中地壳的加厚主要发生在下地壳,从造山带岩石圈演化加厚—拆沉—再加厚的过程看,造山带岩石圈根具有保留时间短、不稳定(活动)的特点,其岩石圈—软流圈边界(LAB)是伴随造山过程变化的。
(3)大陆裂谷型岩石圈形成于岩石圈伸展环境,往往与岩石圈伸展、地幔热柱等事件对应,岩石圈—软流圈边界(LAB)总体上向上移动,如中国东部的松辽平原、华北平原、闽粤桂沿海、江汉平原、沿海大陆架区等地。
(4)洋壳型岩石圈是大陆裂谷型岩石圈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如中国南海。
(5)岛弧型岩石圈形成于俯冲挤压的洋—陆岩石圈相互作用环境,地球物理探测显示为不对称的俯冲岩石圈结构,实例如台湾。现今地球物理探测获得的岩石圈Moho面、岩石圈—软流圈边界(LAB)深度和形态、物质结构、热状态等是伴随中国大陆动力学场而变化的,并不能简单地直接运用或看作某一地区成矿作用时的状态,需要结合具体地区的地质演化过程、岩浆起源和演化机理等来反演成矿作用发生时的Moho面和L/A的深度和形态、岩石圈结构、物质结构、热状态等,才能获得比较准确的成矿作用发生时的深部成矿背景,从而为更好地识别岩石圈不连续、判别壳幔物质结构代表的时代、辨析成矿作用发生时的深部背景和所经历深部过程提供有用信息。
五、展望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和构造是20世纪以来固体地球物理学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成果(滕吉文,2003)。通过1957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计划,60年代的国际地壳上地幔计划、70年代的地球动力学计划,80年代的大陆岩石圈计划和国际日地物理计划与日地能量计划等,地球物理学资料的积累,使球科学研究逐渐从地表转入地球内部,(陈运泰等,2001;滕吉文,2003),并对全球范围内重要构造地域的沉积建造,地壳、Moho边界带、地幔盖层、软流层的分布特征、介质的基本物理属性和结构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大陆构造与大陆动力学新理论,将为无法用板块构造来解释的大陆地区巨型矿集区的形成提供理论框架,从而发展出与大陆构造/大陆动力学相适应的大陆成矿理论,以便更好地指导成矿预测与找矿。各国的重大计划和国际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表明,从地幔和陆壳深部去寻找成矿作用的根源已成为关键的科学问题之一。目前,地质学家们认识到成岩成矿作用是地球动力学过程的一部分,受壳—幔相互作用控制,特别是下地壳、岩石圈地幔、软流圈上涌等对成岩成矿作用的控制,认识到成岩成矿作用实际上是壳—幔演化过程中的一种作用,花岗岩、矿产是这一过程中的产物,因此,加强岩石圈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是当代地球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中国的岩石圈有它独特的地方,拥有像青藏高原、南北构造带(川西、滇东南)、典型造山带与盆地和西太平洋边缘海域那样独特的岩石圈结构与板内构造,为我国地质地球物理学家们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青藏高原的巨厚地壳和面积之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大陆岩石圈的东部减薄、西部加厚也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现象,齐全的岩石圈类型表明中国大陆及其邻近海域是亚洲乃至全球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最佳场所之一。从实际应用来看,矿产资源的勘查、地质环境的评价和地质灾害的监测等,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因此,我国需要在总结以往成果和经验基础上,加强岩石圈的研究力度,为地球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
(邱瑞照执笔)
世界杯球队穿球衣有什么规矩
足球衣上的背号有其他表示意义吗?
这要看历史, 最早足球杉是没有背号的, 有了背号之后逐渐成为一个文化, 号码有意义, 但近代足球进化, 背号意义还是有, 但减少了.
背号当初是1928年, 在英格兰First Divsion 联赛里Chelsea vs Arsenal 开始试用的, 后来很多球队逐渐采用这个习俗. 传统足球是没有替换球员的, 所以教练列出队员清单的那11号就是会上场的11人, 传统足球习惯从"后面"开始列清单, 先列守门员, 再列后卫, 中场, 前锋球员. 因此, 很多球队的号码排起来就是:
守门员: 1号
后卫/边后卫: 2 - 6号
中场:4, 6, 7, 8, 10, 11号, 其中10跟11号常被用在翼锋
前锋: 9, 10号, 也有7, 8, 11号
足球历史悠久, 其中阵型变化很多, 现在最常见的是 442 或者433, 但以前最常见的是 325(或者 323), 244和 424等阵型, 球场上的后卫/中场/前锋数目不同. 以前流行 325时2, 3, 4号是后卫, 5, 6 号是中场, 7-11号都是前锋. 而流行532时2-6号都是后卫, 只有9, 10号是前锋.
原则上, 足球以前1-6号是防守者(后卫), 7-11号则是攻击者(前锋), 中场位置是后来才发展的, 於是中场号码的变速弹性比较大. 有时 4, 5, 6 号是后卫, 有时是中场 (最近几年流行防守中场, 他们就通常都是4, 5, 6 号).
随著时间, 很多球迷会把崇拜的场上英雄跟他们的球杉号码划上等号, 在历史悠久的球队, 因为有辉煌战绩, 球杉号码也会有特别意思. 这些是历史上几个比较有名的球队/球杉和球员:
巴西 10号 - Pele, Zico, Rivaldo
阿根廷 10号 - Maradona
曼联 7号 - Best, Cantona, Beckham
米兰 6号 - Baresi, 他利害到米兰后来把6号停止了
米兰 3号 - Maldini, 他退休后3号将停止, 他儿子(现在才10岁)是未来唯一允许穿3号的球员
荷兰 14号 - Cryuff, 1-11之外最有名的球杉号码
好像各队的守门员都是一号?
因为无论阵型如何, 唯一不变就是守门永远只有一个, 所以球杉最常见的就是守门 1号. 其他号码则因时代, 球队策略, 球队文化等因素而有不同的含意.
从1965开始, 足球规矩改成可以容许替代球员, 人数可以超过11人, 号码的习惯也有所改变. 当时12号就是给第一个替换球员, 13号是给候补的守门员, 14号是给第二个替补球员. 但大致上来说, 14-22号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其中最有名的案例就是荷兰的全攻全守神父Cryuff, 他认为球杉号码并舞特别定义, 在国家队坚持穿14号球杉, 而不是所谓先发号码的7, 9, 10等等. 但他后来实在太有名了, 结果现在荷兰最有名的号码就是14号, 连英超Arsenal 的Henry 也穿14号.
因为足球号码并没有特别规矩, 有时也会出现有趣情况 - 譬如1978世界杯, 阿根廷按照球员的姓来排球杉号码并以分配, 所以当时球场上有背号1号但不是守门员的球员.
好像背号7、8、9、10、11的选手都是主力选手更或是队长之类?
很多教练会选球队最强的球员当队长, 球队最强的通常都是攻击性球员, 所以他们穿的杉号也通常是7-11号.
小时候总觉得能穿上10号球衣是一种荣耀
这是因为世界杯两个最有名的球员都穿10号球杉, 巴西的Pele(赢1958, 1962, 1970 世界杯)和阿根廷的Maradona(赢1986世界杯). 现役球员里Chelsea 的Joe Cole, Barcelona 的Ronaldinho, Juventus 的Del Piero, Inter 的Adriano, Man Utd 的van Nistelrooy也都是10号.
其他有名的球员/号码配合楼上朋友已经举出很多了, 我就不多说了. 至於现在号码的意义, 比起30年前是比较没那种重要, 因为号码可以随意用. 在土耳其, 希腊, 西班牙都曾经出现过77号, 99号等罕见号码.
总之, 现代足球讲究整个球队(23人)的配合, 而不像以前只靠那11/14人, 号码意义重大虽然不如往年, 但其中有名号码仍然有意义.
没有太大意义,号码规定必须从1-23号
以下是一些号码的意义:
1号:擎天一柱,独自撑起球队最后一道防线。正所谓“一夫挡关,万夫莫开”,这是守门员的专利,1号孕育了无数伟大的门将,从雅辛、班克斯,到佐夫、舒梅切尔、布丰,不断书写着“愿以只手将天补”的神奇。(目前最喜欢Peter.Cech,可惜重伤中)
2号:这是个边
后卫穿的号码,在球场也许不那么引人注目。巴西人卡福曾经穿着2号球衣出席了三届世界杯的决赛,另外巴雷西在90年世界杯上,也身穿2号球衣。(不喜欢,忽略之)
3号:代表着稳定与忠诚,因为它代表着保罗.马尔蒂尼,红黑剑条衫的3号让这个号码不同凡响。罗伯托.卡洛斯也身披3号,和马尔蒂尼一道成为史上最出色的左后卫。(俺也继承鸟3号:
4号:这只能让人想起贝肯鲍尔,足球皇帝穿着德国队的4号球衣,开创了一个自由人的全新时代,4号跟随贝肯鲍尔一起被载入史册。除此之外,能让人记住的4号只有耶罗、维埃拉、萨内蒂等少数几个。(还有Fabregas,俗称F4)
5号:这通常是盯人中卫的号码,意大利人科斯塔库塔、卡纳瓦罗把5号的含义演绎地淋漓尽致,这几乎成了盛产钢铁后卫的意大利的标志。但德国人科勒尔在这方面也不遑多让,不过他后来也穿过4号球衣,算不得真正的5号。(作者没品位,5号竟然不写Zidane,Canavaro算个鸟)
6号:巴雷西在AC米兰一直穿了十几年的6号球衣,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后人无不对米兰的6号球衣顶礼膜拜,雷东多接过前辈的衣钵,虽然个人魅力无愧这个号码,但却没有为它带来新的荣耀。德塞利、费迪南德也为6号添色不少。
7号:脱离后卫线的第一个号码,经常穿在边前卫和第二前锋身上,前者的代表是贝克汉姆和菲戈,后者则是贝贝托和洛佩斯。作边锋时,这个号码给人的感觉似乎中气不足,擅长技巧和偷袭,是前场的另类。当然它也为不少球星青睐,除上述几人外,还有劳尔、舍甫琴科、卡尼吉亚、德尚,等等。坎通纳穿7号而成领袖,似乎是个特例。(算什么特例?7号一大堆都是队长级的人物)
8号:这是个在中场干累活的角色,防守型中场最好的号码。邓加身披8号战袍,为巴西夺得一届世界杯冠军和一届亚军,铁腰邓加名声远播。AC米兰的加图索、德国的哈曼、也是8号工兵的典型人物。前腰英格兰的斯科尔斯,当然也有例外,保加利亚的8号斯托伊奇科夫是位不折不扣的射手。(说的基本符合,最好算上车仔的远射妖人Lampard)
9号:真正的中锋!相信这是每个踢球者都梦寐以求的号码,这象征着球队的进攻核心,象征着一剑穿心的杀手。它曾经穿在范巴斯腾、帕潘、卡雷卡、巴蒂斯图塔这些伟大前锋的身上,如今希勒、克雷斯波、罗纳尔多、克鲁伊维特等人继续扮演着终结者的角色,他们都是真正的9号。在攻城拔寨的镜头之后,我们看到最多的往往就是——不变的9号。最令人可气的是意大利,经常将9号交给后卫,94年的塔索蒂就是一例(没什么可气的,我刚学踢球的时候穿着9号打门将)
10号:这个号码的意义不用我多说吧。我不知道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10号成为了球场上的领袖。贝利、马拉多纳、普拉蒂尼、马特乌斯、齐达内 罗纳尔迪尼奥……太多太多,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几乎就是一部完整的足球史。10号,是一种能力;10号,是一种地位。如果你是10号,你也许就是球队的NO.1。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切沃队的10号竟然是守门员!不能不说是一种滑稽.(原来Zidane放在这了,说的是国家队的10号...还有,兵工厂的10号William.Gallas,得分后卫,汗...)
11号:如果没有罗马里奥,这个号码就失色了百分之八十。这应该是小前锋的号码,鲁梅尼格、普斯卡什,乔治*贝斯特、吉格斯都是穿11号而成名的。中场铁人内德维德,但最能体现11号风格的,非罗马里奥莫属。“独狼”神出鬼没的抢点,出神入化的射门和孤立不羁的球风都是11号最好的诠释。当年罗马里奥和贝贝托,一个11号,一个7号,两个传统眼光看来的小前锋,组成了最恐怖的锋线组合,立下盖世的功勋,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要提一下Robben)
12号:这是一个尴尬的号码。刚好在11人之外,以前欧洲的联赛中,出场的球员依次穿1——11号球衣,号码并不固定由谁背,使得12号几乎绝迹。我们只有在国家队中寻找:范巴斯腾88年欧洲杯时,就是穿12号球衣一炮走红的,可惜他后来成了正宗的9号。此外唯一的记忆就是90年世界杯,阿根廷的天才门将戈耶切亚也是穿12号,但他却是颗流星。(还有咱李铁在Everton坐冷板凳的时候也是12号,果然销声匿迹了,确实是不详的号码.另外英超联的12号确实都是些二流人物,唯一排得上号的只有Blackburn的挪威帅哥Pederson)
13号:13在西方是个不吉利的数字,但13号的球星却为数不少。在我印象中最出名的当属德国的“轰炸机”格尔德*穆勒,这个矮脚胖子至今还保持着世界杯进球的最高记录(两届世界杯进14球),是当年的风云人物。据说尤西比奥也穿13号,但年代太久远,无缘目睹。现在最著名的13号当然是内斯塔了,此君甚至立誓要一直穿13号到退役。(还有一个著名的德国人,从拜仁叛逃到车仔的Ballack,抢走了Gallas心爱的13号,气得人家跑到兵工厂穿上了10号.另外,06年世界杯除了1号门将以外,就只有13号的球员没有取得任何进球,邪门)
14号:克鲁伊夫披14号成名,14号因克鲁伊夫而不朽。克鲁伊夫穿14号是偶然(克在14岁踢上职业联赛),否则哪来巨星填补14号的空白。其子小克鲁伊夫试图复制,但虎父也有犬子,真正的克鲁伊夫只有一个。小克应该明白,要成为巨人,就不能走别人走过的道路。(确实是一片空白)
15号:对这个号码,我没有什么记忆。只依稀地记得,在90年世界杯上,罗伯特*巴乔就是意大利的15号。但他此后再也没穿过这个号码,他是属于10号的。那件浸透巴乔汗水的15号球衣也许成了绝版。
16号:能让人记住这个号码的,也许只有曼联的基恩吧。(现在是接替Keane的Carrick)
17号:特雷泽盖穿17号拿了去年的意甲最佳射手,除此我想不出还有其他的17号。(倒是找到了意大利所谓的17号魔咒:意大利队在多次大赛中都经历过“17号霉运”,1990年世界杯,多纳多尼这名意大利队17号球员在对阿根廷队的半决赛点球大战中罚失导致本队被淘汰的一球;2000年欧洲杯半决赛,身披此号码的赞布罗塔在对荷兰队一战的上半场两黄变一红,令本队全场被动挨打,最终意大利人靠“圣托尔多”保佑才点球过关;2002年世界杯对韩国队的1/8决赛,17号托马西在加时赛中曾打入一粒金球,但被主裁判误判为越位在先,意大利队最终含冤出局。 )
18号:只属于永远的尤尔根.克林斯曼,记忆当中永不磨灭的金色轰炸机。我们这一代球迷,几乎是伴着克林斯曼金色的头发和绝世的头球成长的,对18号,除了他还能记住谁呢?
19号:意大利队19号斯基拉奇在90年世界杯上异军突起,夺得最佳射手,可能有一部分功劳要归于这个号码。当后卫们都在注意9号、10号时,谁会想到这个19号暗箭伤人?约克在曼联、克雷斯波阿根廷队,也都穿19号球衣。
20号:82年的金童保罗*罗西独立支撑20号。意大利有这个传统,号码编排不同于其他球队,导致前锋都身穿18号以后的大号码,才造就了90、82两届世界杯上19、20号两位最佳射手。其他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金头比尔霍夫、98年世界杯上的欧文。
21号:这本是个很普通的号码,总被人认为是球队的板凳,却偏偏穿在我最喜欢的球星——克里斯蒂安*维埃里身上。维埃里穿21号为意大利在世界杯上出场9次、进9球,这是天生的中锋,这样的前锋不为特别的原因却穿着21号,我只有咒骂意大利队那该死的号码编排方法,就是不知道维埃里本人对此有没有意见。(21号的英格兰长人Crouch在数天前倒勾射门帮助利物浦取得胜利.两米零六的人玩倒勾啊,汗...)
22号:一般都是替补门将的号码,当年布丰在对俄罗斯那场成名战中.还有谁22号比较出名的?我记不太清楚了.累死他补充一下,22号最出名的应该是卡卡,不过他迟早要穿10号,至少在米兰是如此。(还有法国06世界杯的意外收获Ribery,冲击力惊人的刀疤男)
23号:变化无常 由于这是2002世界杯新增的号码,使得这个号码变化无常,每个国家对23号的安排都不一样。(那就算了)
24号:马拉多纳的赠礼 阿根廷足协宣布为马拉多纳封存10号,国际足联特许阿根廷有了24号,于是全世界有了唯一一个世界杯的24号,他就是阿根廷的替补门将博纳诺,这个号码似乎比所有号码都珍贵。 (老马面子真大)
荷兰vs巴西
下面是网上的预测资料,我个人超喜欢巴西,尤其三叉戟!!比赛时间:7月2日22:00比赛地点:伊丽莎白港曼德拉湾球场亚盘指数:巴西让半球指数:平手亚盘推荐:巴西推荐:0推荐:1-22-31/8击败斯洛伐克,荷兰人将国不败纪录扩大到23场,而四连胜的他们也平了前辈在74年四连胜杀进决赛的记录。但荷兰队整场比赛的表现却不像前辈那样——漂亮而华丽,他们相对比较务实,在罗本进球取得领先后,荷兰人更多的是选择倒脚和频频回传,在漂亮足球和取得胜利上,他们选择了后者。这支由斯内德、罗本、范佩西率领的荷兰队,在阵地战上并没有突出的地方,很难敲开对手球门,但防守反击依靠罗本的边路突破,确是荷兰人的致命武器,1/4面对老对手巴西,稳固防守,力求不先失球是荷兰人本场比赛的关键,0比0的比分保持的越久,巴西人就会越着急,伺机反击,有可能为荷兰人制造胜机,若先失球,智利应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如果说小组赛的巴西队对我们来说是内敛而陌生的,那淘汰赛3球完胜智利的巴西,才是球迷心中的五星巴西。稳固的防守、完美的个人技术、流畅的配合以及前场三叉戟写意的配合,巴西人用一场美妙的胜利告诉世人:6冠王,我们来了。邓加用了4年时间将巴西防守打造的更加坚不可摧,在面对冠军与漂亮足球上,邓加选择了前者,放弃光彩的华丽,而选择实用足球,是邓加所追寻的,因为他知道第6冠只靠漂亮是赢不来的。任何一支和巴西交手的球队,率先被巴西进球都将是一件恐怖的事情,那样,将陷入卡卡、罗比尼奥、法比亚诺所喜欢的节奏,只能在失败的命运上打上一个确认的标签。两队在世界杯的赛场上交手过3次,90分钟两队各取得过一次胜利,98年世界杯90分钟两队战成1比1,巴西依靠点球取胜。此役,开出平手,荷兰队取胜指数略高,战胜巴西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3.20的平局指数也并不理想,看好巴西90分钟解决对手,推荐比分2比1、3比2。
荷兰足球历史
它的历史长
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虽后风靡世界。由于足球运发动发展,国际比赛也随之出现。1896年,第一界现代奥运会在希腊举行时,足球就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丹麦以9:0大胜希腊,成为奥运会第一个足球冠军。因为奥运会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到了1928年(第九界奥运会)足球比赛已无法持续。
1928年奥运会结束后,国际足联召开代表会议,一致通过决议,举办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锦标赛。这对于世界足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初这个新的足球大赛称为“世界足球锦标赛”。1956年,国际足联在卢森堡召开的会议上,决定易名为“雷米特杯赛”。这是为表彰前国际足联主席法国人雷米特为足球运动所作出的成就。雷米特担任国际足联主席33年(1921-1954),是世界足球锦标赛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后来,有人建议将两个名字联起来,称为“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于是,在赫尔辛基会议上决定更名为“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简称”世界杯“。
世界杯赛的奖杯是1928年,国际足联为得胜者特制的奖品,是由巴黎著名首饰技师弗列尔铸造的。其模特是希腊传说中的胜利女神尼凯,她身着古罗马束腰长袍,双臂伸直,手中捧一只大杯。雕像由纯金铸成,重1800克,高30厘米,立在大理石底座上。此杯为流动奖品,谁得了冠军,可把金杯保存4年,到下一界杯赛前交还给国际足联,以便发给新的世界冠军。此外有一个附加规定是:谁连续三次获得世界冠军,谁将永远得到次杯。
1970年,第九界世界杯赛时,乌拉圭、意大利、巴西都已获得过两次冠军。因此都有永远占有次杯的机会,结果是巴西队捷足先得,占有了次杯。
为此,国际足联还得准备一个新奖杯,以发给下界冠军。1971年5月,国际足联举行新杯审议会,经过对53种方案评议后,决定采用意大利人加扎尼亚的设计方案---两个力士双手高擎地球的设计方案。这个造形象征着体育的威力和规模。新杯定名为”国际足联世界杯“。该杯高36厘米,重5公斤,当时价值2万美元。1974年第十界世界杯赛,西德队作为冠军第一次领取了新杯。这回,国际足联规定新杯为流动奖品,不论哪个队获得多少冠军,也不能占有此杯了。
第一届世界杯在巴拉圭
历届世界杯概况介绍
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
举办国家:乌拉圭
举办时间:1930年 7月13日—30日
参赛国家: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比赛:阿根廷、巴拉圭、比利时、玻利维亚、罗马尼亚、巴西、乌拉圭、智利、美国、法国、南斯拉夫、墨西哥、秘鲁。
最佳射手:斯特维莱(阿根廷)8个入球
冠军得主:乌拉圭
观众总数:18场比赛547,308人
1934年第二届世界杯
举办国家:意大利
举办时间:1934年5月27日—6月10日
参赛国家:共有31个国家参加了本届赛事,16支球队进入决赛:
阿根廷、匈牙利、奥地利、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巴西、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埃及、瑞典、法国、瑞士、德国、美国
冠军得主:意大利
最佳射手:内耶德利安(捷克斯洛伐克)5个球
观众总数:17场比赛共有408,602人
1938年第三届世界杯
举办国家:法国
举办时间:1938年6月4日—19日
参赛国家:共有36个国家参加了比赛,15支球队进入到最后决赛:
奥地利、波兰、法国、荷兰、古巴、瑞士、比利时、罗马尼亚、德国、挪威、捷克斯洛伐克、巴西、意大利、瑞典、印尼
冠军得主:意大利
最佳射手:莱昂尼达斯(巴西) 8个进球
观众总数:18场比赛共483,000人
1950年第四届世界杯
举办国家:巴西
举办时间:1950年6月24日—7月16日
参赛国家:共有33个国家参加了本届赛事,13个球队进入决赛:
玻利维亚、西班牙、巴西、瑞典、智利、瑞士、英国、乌拉圭、意大利、美国、墨西哥、南斯拉夫、巴拉圭
冠军得主:乌拉圭
最佳射手:Ademir(巴西)9个进球。
观众总数:22场比赛共1,337,000人
1954年第五届世界杯
举办国家:瑞士
举办时间:1954年 6月16日——7月4日
参赛国家:38个国家参加了本届比赛,16支球队进入到决赛阶段的比赛:
奥地利、意大利、比利时、韩国、巴西、墨西哥、捷克斯洛伐克、苏格兰、英格兰、瑞士、法国、土尔其、联邦德国、乌拉圭、南斯拉夫、匈牙利
冠军得主:联邦德国
最佳射手:柯奇士(匈牙利)11个进球
观众总数:26场比赛共943,000人
1958年第六届世界杯
举办国家:瑞典
举办时间:1958年 6月8日——29日
参赛国家:53个国家参加了本届比赛,16支球队进入决赛阶段:
阿根廷、墨西哥、奥地利、北爱尔兰、巴西、玻利维亚、捷克斯洛伐克、苏格兰、英格兰、瑞典、法国、前苏联、联邦 德国、威尔士、匈牙利、南斯拉夫
冠军得主:巴西
最佳射手:方丹(法国)13个进球
观众总数:35场比赛共868,000人
1962年第七届世界杯
举办国家:智利
举办时间:1962年 5月30日—— 6月17日
参赛国家:5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预赛,16支球队获得决赛资格,他们是:联邦德国、阿根廷、匈牙利、巴西、意大利、保加利亚、墨西哥、智利、西班牙、哥伦比亚、瑞士、捷克斯洛伐克、乌拉圭、英格 兰、 前苏联、南斯拉夫
冠军得主:巴西
最佳射手: 4个进球 叶尔科维奇(南斯拉夫)
观众总数:32场比赛共896,336人
1966年第八届世界杯
举办国家:英格兰
举办时间:1966年 6月11日——30日
参赛国家:70个国家和地区(16个决赛名额)
阿根廷、意大利、巴西、北朝鲜、保加利亚、墨西哥、智利、葡萄牙、法国、英格兰、西班牙、瑞士、联邦德国、乌拉圭、匈牙利、前苏联
冠军得主:英格兰
最佳射手:尤西比奥(葡萄牙)9个进球
观众总数:32场比赛共1,614,677人
1970年第九届世界杯
举办国家:墨西哥
举办时间:1970年 5月31日—— 6月21日
冠军得主:巴西
最佳射手:穆勒(联邦德国)10个入球
观众总数:32场比赛1,673,975人
参赛国家:71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预选赛,其中16支球队进军决赛,他们是:比利时、意大利、巴西、摩洛哥、保加利亚、墨西哥、捷克斯洛伐克、萨尔瓦多、秘鲁、罗马尼亚、英格兰、瑞典、联邦德国、 乌拉圭、以色列、前苏联 。
1974年第十届世界杯
举办国家:联邦德国
举办时间:1974年7月7日—6月13日
冠军得主:联邦德国
最佳射手:拉托(波兰)7个入球
观众总数:38场比赛1,774,022人
参赛国家:共有98个国家参加了本届预选赛,16支球队进入最后的决赛,他们是:瑞典、阿根廷、意大利、澳大利亚、荷兰、巴西、波兰、保加利亚、苏格兰、智利、民主德国、乌拉圭、联邦德国、南斯拉夫、海地、扎伊尔。
1978年第11届世界杯
举办国家:阿根廷
举办时间:1978年 6月1日——25日
冠军得主:阿根廷
最佳射手:肯波斯(阿根廷)6个入球
参赛国家:共有10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预选赛,16支球队进入决赛,他们是:阿根廷、法国、秘鲁、墨西哥、波兰、西班牙、奥地利、联邦德国、伊朗、荷兰、苏格兰、瑞典、巴西、匈牙利、意大利、突尼斯
观众总数:38场比赛共1,747,210人
1982年第12届世界杯
举办国家:西班牙
举办时间:1982年 7月11日—— 6月13日
冠军得主:意大利
最佳射手:罗西(意大利) 6个入球
参赛国家:共有 109个国家参加了?
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源远流长。据说,希腊人和罗马人在中世纪以前就已经从事一种足球游戏了。他们在一个长方形场地上,将球放在中间的白线上,用脚把球踢滚到对方场地上,当时称这种游戏为“哈巴斯托姆”。到19世纪初叶,足球运动在当时欧洲及拉 美一些国家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已经相当盛行。直到1848年,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了。 然而众多的资料表明,中国古代足球的出现比欧洲更早,历史更为悠久。我国古代足球称为“蹴鞠”或“蹋鞠”, “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词最早记载在《史记匪涨亓写》里,汉代刘向《别录》和唐人颜师曾为《汉书 .枚乘传》均有记载。到了唐宋时期,“蹴鞠”活动已十分盛行 ,成为宫廷之中的高雅活动。1958年7月,国际足联现任主席阿维兰热博士来中国时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当然,由于封建社会的局限,中国古代的蹴鞠活动最终没有发展成为以“公平竞争”为原则的现代足球运动。这个质的飞跃是在资本 主义的英国完成的。
足球发展
从17世纪中后期开始,足球运动逐步从欧美传入世界各国,尤其是在一些文化发达的国家更为盛行。越来越多的人走向球场,投身到这一富有刺激性和畅快感的运动中去,以至于一度将足球运动开展得好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 文化发达与否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率先为足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863年10月26日,英国人在伦敦皇后大街弗里马森旅馆成立了世界第一个足球协会—— 英格兰足球协会。会上除了宣布英格兰足协正式成立之外,制定和通过了世界第一部较为统一的足球竞赛规则,并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英格兰足球协会的诞生,标志着足球运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因而,人们公认1863年10月26日,即英格兰足球协会成立之日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 英格兰足协的成立带动了欧洲和拉美一些国家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1872年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协会间的比赛,1890的奥地利开始举办足球锦标赛,1889的荷兰和阿根廷出现了若干个足球组织,1900的西班牙巴塞罗那成立了“女泰罗尼亚”足球协会。这些发展,为创建国际性的足球组织创造了 条件。1904年5月21日,国际足球协会联合会(简称国际足联,英文缩写为FIFA)在法国巴黎圣奥诺雷街229号法国体育运动,协会联盟驻地的后楼正式成立,法国等7个国家的代表和代理人在有关文件上签了字。1904年5月23日,国际足联召开了第1届全 体代表大会,法国的罗伯特.盖林被推选为第一任主席。1905年4月14日,英格兰足协加入国际足球联合会。足球预测跟随着足球**的形成而发展。
世界杯波兰VS塞内加尔前瞻:塞内加尔望出爆冷门吗?
1、球队历史
1919年12月,波兰国家男子足球队建立,它成立目的是为了参加次年的安特卫普奥运会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成为了波兰足球队的一个遗憾。1974年的西德世界杯和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杯,他们两次荣获季军,而1978年的阿根廷世界杯他们也杀入了8强,波兰足球队也有着“波兰铁军”的称号。同时波兰队也是典型的东欧球队,球员身体素质出色,技术娴熟配合默契,进攻速度快,是大赛中最可怕的冷门制造者,21世纪以后,波兰有了明显的崛起,这次的世界杯,波兰以欧洲区E组第一拿到世界杯决赛圈资格。
塞内加尔国家足球队创立于1960年,并于1962加入国际足联,塞内加尔在非洲的成绩不错,曾获得过2002年马里非洲国家杯亚军。在世界杯方面,塞内加尔曾晋身到2002年世界杯中,塞内加尔以1-0意外打败强大的法国队,爆出当年世界杯最大冷门,并成功晋身八强,成为继喀麦隆於1990年第二支能晋身八强的非洲国家足球队。2018年世界杯也是塞内加尔在缺席了三次世界杯以后再一次的进入这样规模大的比赛中。
2、球队历史战绩
波兰队在1936年在柏林奥运会
上,波兰队有了明显的进步,比赛中先后以3:0和5:4胜匈牙利队和英国队,半决赛中输给了奥地利队,争夺第三名时又负于挪威队。波兰足球队在上世纪70、80年代曾经威震世界,在1974年的西德世界杯和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杯中,波兰队冲破重重障碍,获得了世界杯季军;在1978年的阿根廷世界杯上,波兰凭借出色的能力也杀入了世界8强,虽然没有问鼎冠军过,但波兰一直努力的身影还是很值得尊敬的。
塞内加尔的世界杯成绩并不能跟一些欧洲和美洲强队相比较,最好的一次世界杯成绩就是2002年的打败夺冠热门法国队意外闯进前八强,此后再无突出成绩。在非洲国家杯的最好成绩也是2002年的亚军,看来2002年是近些年来塞内加尔最辉煌的一个年份。
3、球队阵容
本届世界杯也是波兰男子足球队第八次参加世界杯,在2017年12月1日,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分组出炉,波兰和塞内加尔、哥伦比亚、日本同处H组。在2018年6月4日,波兰公布了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23人最终名单,其中仍然有莱万多夫斯基领衔、什琴斯尼、米利克、库巴等名将出征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球员实力各个有用,期待场上表现。
在公布的名单中,塞内加尔国家队中仍然是利物浦边锋马内领衔,当然对于还是有都灵 前锋尼昂和斯托克城前锋迪乌夫,名单中并没有法甲劲旅摩纳哥的中前场多面手凯塔-巴尔德,这些优秀的足球运动员是否能带领塞内加尔对重回2002年的巅峰时刻,结果值得期待。
4、结果预测
波兰和塞加内尔在历史上并没有交战记录,波兰队目前FIFA排名:7,塞内加尔目前FIFA排名:23,排名上可以看出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波兰有明显的优势。而塞内加尔在16年后,再次进入世界杯,也就证明了这么多年的努力和奋斗,爆出冷门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期待两支队伍的精彩对决吧。
巴西和阿根廷最后会在什么时候相遇
决赛:巴西PK阿根廷
===================================================================
巴西vs阿根廷
南美双雄巴西阿根廷可谓瑜亮一时。围绕他们之间的强弱优劣,各自的支持者吵的不亦乐乎。余生虽晚,却也目睹足坛20年风云变幻,姑且以管蠡之见来抛砖引玉一把,未免贻笑众家。
今人常论,阿为巴之克星,未免失之片面。双方历史战绩相差无几,阿仅以一两场胜迹领先,故谈不上克星。但不能否定之处为:阿根廷是巴西在世界足坛上最有威胁的敌手,也是其最无把握获胜的对手。其原因在于由于地理位置使两国足球交往的过于频繁,因而双方都毫无秘密可言。98年世界杯前,巴西的队员在评论对手时就认为阿根廷是最大敌人,“他们对我们的球路一清二楚”,卡福的话已说明一切。这种情况也存在于巴西同乌拉圭身上,后者早已沦为二流,但对巴西却保持自1976年的主场不败。这颇象80年代的中国与香港,后者明明实力不济,但总给前者制造麻烦。实力悬殊尚此,何况巴阿的伯仲之间,互相忌惮在所难免。此外,同为注重技术,但双方颇有差别。巴西更注重对球的控制,强调个人能力,注意节奏变化;阿根廷则更强调力量和速度,比巴西更注重整体配合和战术运用。阿的打法在南美自成一家,近似欧洲拉丁派,但比西班牙和葡萄牙速度更快,又比注重速度的意大利更具攻击性。
阿根廷的近似欧式的南美打法,使南美诸强颇不适应,因为除了巴西,传统南美打法的球队在对付强调力量速度的欧洲球队皆不占上风。因此阿根廷在南美的战绩(历史战绩)比巴西好就不足为奇了。不过巴西的技术远在其他诸强之上,想要完全压倒对手也不容易,所以双方多年死斗一直是平分秋色的局面,今后估计也将持续下去。
南美地面上双方棋逢对手,在对付欧洲人上阿根廷就逊色许多。一方面,阿的速度力量比欧洲的力量派要差的多,而如何在运用自己技术优势去克制对手的办法也比巴西差远了。欧洲的足球一直是阿的恶梦,对付防守好的力量型球队更是挠头,2002年世界杯一分组,笔者就知道阿要遭,英格兰和瑞典是典型的力量派,结果不幸言中。
当然,打法相克并不是绝对理由,巴西也输过挪威。造成巴阿对欧洲战绩巨大差异的真正原因是欧洲对双方的不同交战心态和情绪。在欧洲,巴西足球就是神奇的化身。由于骄人的历史战绩和神话色彩颇浓的一代代巴西球星的涌现,使欧洲人因钦佩而产生畏惧情绪。在前英格兰教练霍德尔的《98世界杯日记》中,曾把这种情绪一表无疑。霍在文中说,在世界杯小组赛期间,竟有11名英国球员要票去看不相干的巴西对摩洛哥的比赛。他还充满感情的表白“所有的球队都值得关注,但巴西的出现绝对与众不同,那绝对是一种荣幸······”。足坛鼻祖英国尚如此,更别提其他小国。这种极大的心理优势使巴西在比赛充满自信,自信来源于自己天下第一的技术,也来源于贝利,加林查,济科和罗马里奥传奇的历史积淀。霍德尔曾感叹道“巴西人远没有达到完美无缺,但他们每一个人都相信自己是最好的,这也许是他们成功的源泉”。不错,打败巴西首先要打败他们的自信心,这将使他们的水平大打折扣。2002年世界杯南美预选赛巴西的一输再输,很大因素是输得对自己产生不自信。斯科拉里对巴西战术的贡献远不如对巴队心理的调节和恢复大,大赛前热身赛对葡萄牙(1:1,但巴占绝对优势)一战是巴西恢复了信心,而小组对手相对较弱也有助于心理的调节,到决赛时巴西已经彻底摆脱心理阴影,夺冠也就水到渠成。
反观阿根廷,恰恰缺乏这种对欧洲人的心理优势,而欧洲人对阿的敬畏也远不及巴。尽管有一个不出世的奇才马拉多纳,但让欧洲人尊敬的同时还伴随着不少争议。欧洲人忘记不了“上帝之手”,也忘记不了1978年为阿根廷独裁军政府“长脸”的那次令人不快的世界杯。尽管90年代之后,阿根廷的形象大为改观,但欧洲根深蒂固的偏见和历史恩怨始终不能完全消除化解,连阿队的队长西蒙尼也不由无奈地感叹“我们总是引起争议”。
客观地讲,拉丁足球在充满天才和创造力的同时也有不少令人厌恶的东西,球场上大量的挑衅对手,假摔,围攻裁判和暴力伤害层出不穷。很难讲谁是“始作俑者”,但多年的互相交流和竞争使每个国家都不能幸免―――不采取类似手段就无法同别人竞争,这也成为南美足球文化的一部分。作为南美的旗帜――巴西和阿根廷不应仅局限于双方在地区内不择手段地竞争,更有责任共同合作去创造一个健康公正的南美足球新形象。在这片神奇和天才倍出的足球大陆上,如果再添加公正,秩序和英雄相惜的骑士风度,对于遍布在世界任何角落的球迷将是莫大的幸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