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奥运资讯

莫斯科排球职业联赛赛果-莫斯科锦标赛

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发生在什么时候?

莫斯科排球职业联赛赛果-莫斯科锦标赛

十年过后,受到严重干扰的中国排球于16年重新起步,新组建的中国男女排球队在17年世界杯比赛中分获第5、第4名,并于19年双双获得亚洲锦标赛冠军,同时获得了奥运会参赛资格。但由于我国抵制了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中国排球没能在世界舞台上一展身手。

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第3届世界杯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以7战7胜的成绩首次荣获世界冠军。这个冠军的分量不言而喻,全国因此掀起了学习女排精神的热潮,而中国女排也是一鼓作气,接连获得1982年世界锦标赛、年洛杉矶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1986年世界锦标赛的冠军,这就是至今仍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的“五连冠”伟业。痛定思痛,中国排球开始了重振风的步伐。1995年进行了排球赛制改革,1996年推出了第一届全国排球联赛。改革和排球职业化为我国排球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女排在1995年获得亚锦赛冠军和世界杯第3名,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勇夺亚军,年底的超霸6强赛又摘得冠军。男排也在19年重夺亚锦赛冠军,并与女排一起双双获得1998年亚运会冠军。

虽然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再次表现欠佳,但随后重新组建的中国女排迅速展现了强劲的势头,在新任主教练陈中和的率领下,中国女排状态全线飘红,在2003年的世界杯上获得了惊人的11连胜,重夺阔别17年的世界冠军,再次激活了国人对女排和排球运动的热情。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更是一路凯歌,决赛中3:2力克强大的俄罗斯队,夺得整整20年未曾染指的奥运冠军,也为中国增添了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

现今的中国女排正处于新老交替的磨合期,中国男排也在起伏波动中渐渐寻求稳定。中国排球的目标,都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

排球比赛中的“背飞”是什么意思?

在我们平时观球时,经常可以听见排球解说说某名队员使用了背飞战术。但是很多球迷朋友们都对背飞战术不太了解,那么背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战术呢?为了让各位朋友们未来可以更好的观看比赛,再次我简单为大家讲解一下我所理解的背飞战术。

首先,背飞属于排球比赛中的一种进攻战术。目前基本上所有的女子排球队伍都在用背飞战术,并且进攻效果非常好。而男子由于二号位的接应攻击力不俗,因此基本上已经没有男子队伍使用背飞战术了。

背飞主要是队中副攻以及二传所配合的一种战术,其中背飞分为长背飞和短背飞。背飞是属于快攻战术的一种,通过副攻在二号位的进攻而得分。

而背飞指的是 扣球队员在扣近体快球的位置(一般都是三号位,也就是二传的前面一点或者)起跳,冲到二传手的后面的0.5到2米的位置扣下二传背传过来的平弧半块球。由于是经由二传背传,是属于背后球的一种。并且攻手在扣球过程中要在空中有横向的移动,就像飞着扣球一般,所以这种战术被称作背飞。

长背飞的意思就是攻手的扣球点在标志杆附近,也就是横向移动的距离更远一点。而短背飞顾名思义就是攻手横向移动的距离短一点,一般就在本方二传身后的0.5米左右将球扣下去。使用长短背飞要根据二传极攻手的沟通,以及对对方拦网队员位置而做出判断。

背飞之所以在女排比赛中运营如此之广就是因为这种战术的成功率非常高,令对方拦网队员很难拦防。说到底,背飞打的就是一种空间差。因为攻手在二传出手传球是的位置在攻手的前方或左侧,这是对方拦网队员就以为攻手会在三号位扣球,从而二号位就出现的空挡。这是二传快速将球向身后传去,攻手也快速由三号位向二号位移动起跳。最好的配合就是攻手先移动起跳,等跳到空中是二传快速将球传到攻手手中。而扣球背飞的攻手可以是双脚起跳,也可以单脚起跳,由于背飞需要横向移动以及在空中横向移动,所以单脚起跳相比双脚起跳具有不少的优势。目前大部分的背飞都是单脚起跳的。

背飞是属于二传和副攻所配合的一种快球,不仅对二传和副攻的默契度要求高,还对本方的一传有着高要求,一般要一传接的非常好的时候,才会考虑使用背飞战术。所以可以说,好的一传就是好的背飞战术的基础。

最后,各位朋友们你们理解排球比赛中的背飞了吗?如果还不理解可以将你们的疑问留在评论中,我会一一为你们解答的!

背飞是排球赛场上的一种进攻方式,主要特征是二传往背后传球,攻手在二传及标志杆之间的位置上起跳扣球,其中起跳后可以在空中横向飞行一段距离,借此飞行的时间,观察拦网和防守阵型,以寻找合适的扣球时机。

排球的进攻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前快、背快、背飞、背溜、前后交叉、短平快、时间差、位置差、平拉开、高拉开、后二、后三……

背飞是起源于中国人的一种排球进攻战术。 最初可以追溯到16年 戴廷斌 做主教练时代的中国男排,当时他和队员们创造性地发明了前飞、背飞、拉三、拉四等快攻战术,丰富了单调的前快、背快、短平快的快攻体系,使快攻战术趋向立体化。被誉为“网上飞人”的排球名宿汪嘉伟,就是这些技术的突出代表。中国男排在戴廷斌的率领下,以这些开创性的新技术,迅速来到了世界排球强队的行列。1981年第四届世界杯男排赛、1982年第十届世界男排锦标赛上分别获得第5名、第7名,其实名次本来很可以更高,但无奈世界杯时汪嘉传的脚扭伤了,无法上场,中国队的网上实力大降。最可惜的是1980的的莫斯科奥运会,有前三实力的男排因为中国抵制奥运会,没有机会参赛,与奖牌失之交臂。

前中国男排主教练戴廷斌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革新以及排球规则的变更,现在的男排比赛中已经不见了背飞的踪影,二号位的进攻基本上是接应的天下,一个个强力接应高高跃起,飞龙在天一般地把球砸下来,以高度和力量硬吃拦网,不是你被扣死,就是我被拦死,总之得有一个死!干脆、直截了当,虽说暴力美也是一种美,痛快是痛快了,但是不合我的胃口,所以我不爱看男排的比赛。

女排的技术发展一直滞后于男排,一般都是在男排运用得很成熟的时候,才移植到女排上,背飞也不例外。19年,才在辽宁女排中开始试验用背飞技术,并在1980年的全国重点女排集训赛和当年的全国联赛上使用,一鸣惊人。继而国家女排的副攻周晓兰在1981年的世界杯预选赛和正赛上,以背飞进攻惊艳世界,背飞技术正式在国际女排比赛中亮相。此后,背飞成了中国女排二号位最常用的战术,并屡屡为女排夺冠、取得好成绩立下战功。甚至在某一时段内成为中国女排唯一拿得出手的战术,比如自郎平退役后,中国队的四号位的主攻战斗力不强,突破多靠二号位的背飞。一时之间,中国女排只靠背飞这一条腿走路,成绩当然很勉强。

前中国女排队员周晓兰

女排的队史上,有很多以背飞扬名的队员,我说两个,老球迷们一定印象非常深刻。

一是原八一队的吴咏梅,被球迷们戏称为“吴大背”。 1992-2000年期间,中国女排的当家副攻,她的背飞打得可以称得上是教科书式的,当时俄罗斯教练说如果可以全世界范围内选队员,中国队里他就想要一个人——吴咏梅,世界第一背飞那真是名不虚传。在九十年代中国女排的低谷期,是吴咏梅撑起的女排二号位的一片天。99世界杯和00奥运会上,吴咏梅都是中国女排得分最多的队员。

吴咏梅扣背飞球

吴咏梅扣背飞球

二是原上海队的马蕴雯, 2005-2013年间,任中国女排的副攻,以背飞球见长。在08年北京奥运后,一度成为中国女排二号位的大腿,10年女排世锦赛上,马蕴雯的二号位背飞成了中国队突破对手的不二利器,被当作小强攻使用,是那届中国女排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马蕴雯和魏秋月配合的一次背飞,惊世骇俗啊!那是在阿塞拜疆的联赛上,当时她们两个都加盟了伊蒂萨奇俱乐部,又一次成了队友。那个球是一攻还是防反我忘了,总之,一次起球后 球的位置在四号位,换做别的二传的话就近就垫给四号位打强攻了,但是魏秋月拼命跑过去,一个大后仰,把球调到了二号位,马蕴雯单脚起跳,无比潇洒地划出一道飞翔线路,靠背飞把球扣死。 这就是实力!九米的网长,从四号位传出背飞球,这怕是世界上第一长的背飞了吧?

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完善,如今背飞技术虽然消失在男排的赛场,但依然是女排的利器。在原来的技术基础上,又衍生出了双背飞、长背飞、高点背飞、远网背飞等等形式,把背飞的内容丰富了,使得这一技术又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

我简单说一说这些新的背飞技术的代表人物,有兴趣大家可以看一看。

双背飞,代表人物刘亚男、周苏红。

这个技术又是中国队的专利,因为这需要副攻和接应之间的配合才能形成,两个人都跑背飞,位置一前一后,依次起跳做出扣球动作。这个接应的类型得是中国式的跑动接应,欧美的强力接应们从场外跑动到二号位的线路恰恰和副攻背飞的方向相对,没法完成这个技术动作。

本来一个人飞已经摸不清扣球点了,你弄出两个人飞,放了前点你打后点,盯住后点你打前点,天哪,我拦哪一个是好啊,我又不是八臂哪吒!所以,这一届的中国队二号位空网下球的几率嗖嗖地往上升,看得球迷那叫一个爽!

周七刘四,这对组合演绎的双背飞,把一众世界强队戏耍得找不到北,在2003的世界杯和2004的雅典奥运会上,为中国队捧回了两个冠军,实现了中国女排的复兴,给一代人留下了激动不已的回忆。

长背飞,这个代表人物要数杨珺菁。

这个长背飞顾名思义就是飞行的距离比一般的背飞要长得多。背飞是在飞行途中,可以有很多的点选择扣球,长背飞一般都选在最后的点才下手。比如杨珺菁的长背飞,扣球点都快到标志杆外了,在这个点上扣球,拦网队员要么被晃开了,要么拦网很容易出界,所以得分概率大增。

高点背飞,这个代表人物要数袁心玥。

2.01米的身高,让袁心玥的先天条件傲视女排世界,有这么一个人才,是中国女排的。背飞是一种战术快球,既然是快球那就追求速度,点高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放在袁心玥身上,不仅要快,高还少不了,因为高是突破拦网最有效的途径啦!有这个条件为啥不用啊,你说是吧?所以小苹果袁心玥的背飞球最大的特点就是高,高点背飞,超手把球扣下来的爽,你从她的海豚音里就能感受得到。除了具有背飞的所有特点外,高点背飞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点高,高到3米以上,很恐怖。

感受一下小苹果的背飞高度

再感受一下小苹果的海豚音

最后说一下远网背飞,代表人物美国的阿金

但是远网背飞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打出来的,除了要二传的能力,还需要攻手有强悍的腰腹力量、超人的弹跳和滞空能力。这些要素阿金都具备,所以她能打出赏心悦目的远网背飞,在女排界独树一帜。

综上而言,背飞是排球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尤其是女排中应用得最广泛,可以说,一个不会打背飞的副攻,不是一个合格的副攻。

我突然有个想法,现在的接应主流都是强力型的,最著名的就是艾格努和博斯科维奇了,如果她们开发出和副攻配合的双背飞技术出来,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啊!再者,她们打双背飞的效果会不会惊艳呢?还是会打得一塌糊涂?

还有,我们中国女排的接应龚翔宇可以说是个全才,她的进攻方式也是二号位的高球强攻,但是居然可以客串二传,不可思议,什么时候她也把和副攻配合的双背飞练出来,中国女排岂不是又多了一种战术选择?

好了,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不知大家烦了没有,就此打住,欢迎交流。

“背飞”,是排球比赛中常用的一种进攻战术。这种战术的特点是二传向自己身后传出低平球,副攻从三号位跑到二号位,在跑动中单脚起跳,完成进攻性击球,更复杂一些的是,副攻、接应一人掩护,一人完成进攻的“双背飞”。

“背飞”进攻,需要二传与攻手间的默契配合,二传传球的力度、轨迹、时机与攻手的跑动路线、弹跳高度密切相关,双方完美配合的“背飞”才能避开拦网,进攻得分。

“背飞”根据二传传球路线的长短,又分为“短背飞”和“长背飞”,“短背飞”是攻手在二传身后,贴近二传的地方完成进攻性击球,“长背飞”是攻手在边线附近甚至边线以外的位置完成进攻性击球。“短背飞”突然性更强、速度更快,相当于二传身后的“短平快”,“长背飞”排球飞行路线更长,攻手可以选择能够避开拦网的位置进攻,灵活性更强。国家队袁心玥、王媛媛的“背飞”多数是“短背飞”,小清新多数是“长背飞”。

“背飞”是中国女排常常选择的一种战术,这种战术多用于“两点攻”或接应进攻火力不足时,加强二号位进攻火力,分散拦网球员注意力,以利于避开拦网。

“背飞”的另一个特点是:传球路线接近球网,那种二传向自己身后传出开网、高点球,由接应高点强攻的球不属于“背飞”。

排球里的背飞,是快攻战术的一种。是由二传背传到二号位,攻手单脚起跳后在空中有横向移动,类似飞行的动作将球扣出的一种战术。

一般情况下,背飞是副攻常用的战术,而个别类型的边攻手也可以打背飞。比如跑动类型的接应和技术全面的主攻。中国以为的接应以跑动进攻为主,所以很多接应的背飞打得都很不错,从刚开始的郑美珠,后来的巫丹,崔咏梅,再到后来的周苏红,张磊,都有一手漂亮的背飞。

而主攻手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打背飞,比如郎平的对角张蓉芳,经常会跑背飞,郎平本人也会打背飞,黄金一代的主攻杨昊也有过打背飞的经历。国外选手,最出名的就是俄罗斯的索科洛娃,她的

背飞虽然不似中国式的背飞那样流畅飘逸,但是效果非常好。

背飞对女排队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本每个队都有一个擅长背飞的副攻,这是因为,在前排两点攻的时候,由于接应的后攻能力不似男排

那么突出,所以需要副攻的背后球去牵扯对面的拦网,以给第二点进攻有更好的掩护。

背飞有强的技术性,最关键的点就在于要有飞行的动作,否则很难称之为真正的背飞。有些副攻看似也是背后跑动单脚起跳,但是因为没有飞行的动作,就算不上真正的背飞,比如巴西的法比亚那,以及瓦基弗银行的阿克曼都只是背后的进攻而已。

现役世界上背飞打得最出色的选手无疑就是美国副攻阿金拉德沃,除此之外,荷兰队克鲁伊夫,美国的亚当斯,土耳其的艾达也都是背飞好手。

中国比较出名的背飞,远有李月明,吴咏梅,张萍,赵蕊蕊,近有马蕴雯,杨珺菁。都是非常有特点的背飞。

“背飞”是排球比赛中的一种进攻战术,由二传手和副攻手配合完成。

二传手和副攻手首先做扣近体快球,但是二传突然将球传到背后两米左右,而副攻手也要迅速冲向二传手背后,一般都是飞跃过去的,然后快攻得手。

和“背飞”相对应的还有“前飞”,也就是二传手突然将球传到自己前方一两米处,副攻手向二传手身前飞跃扣杀。

无论“前飞”还是“背飞”,都是一种空间差战术,副攻手利用快速的移动,避开对方的拦网得分。

“前飞”和“背飞”战术原本都是八十年代中国男排的名将汪嘉伟发明的,想当年,汪嘉伟靠着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快攻战术让世界各国的球队都望而生畏,堪称一代天才。

“背飞”这种战术由于是中国男排发明的,所以中国女排很快就学会了。八十年代女排副攻手周晓兰首先用了这种战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男排发明的战术已经被男排淘汰,在男排比赛中已经看不到背飞的打法了,只是在女排中还颇为流行。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如今的男排的比赛无论是规则还是球员的身体条件都远非八十年代可比。现代男排的副攻手已经不是像八十年代那样的灵巧型选手了,一个个都变成了如同篮球中锋般的巨人,要他们打这种灵巧多变的球,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另外,由于现在排球发球的威力特别大,二传手也很难有充足的时间来组织复杂的快攻战术,因此,现在男排比赛中,一旦有快攻机会的话,基本都是简单粗暴的近体快。

女排则不然,女排在力量、节奏方面比男排还是要差许多的。二传手要组织一个较为复杂的快攻,甚至像“双快一游动”这样复杂的快攻战术都是有充裕的时间的。因此,女排打个“背飞”战术实在是小菜一碟。

背飞战术对于女排来说,非常实用,所以各个球队基本都用,有很多擅长这个打法优秀运动员。这里面特别要提到中国队的袁心玥,她依靠着自己的两米身高,经常打出高点背飞,这是当今世界女子排坛的一绝,也是中国女排的一招独门绝技,相信袁心玥在即将到来奥运会比赛中,还会经常祭出这个法宝的。

进行第二次传球的队员,是球队的大脑和指挥官

负责决定本次进攻的方式,比如是否快攻,几号位强攻等等

我先说下常规背飞的定义再给你拓展下知识。

背飞定义:“背飞”多为高弧度的拉开球,传球的高低与远近,要视战术需要与选手特点来调整,攻手一般都“藏”在二传手身体的前方或左侧,待二传手传球后,在对方认为二号区无人进攻的时候,攻手迅速移动到二传手背后,跨步起跳并在空中突然袭击,常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下面拓展下背X战术:

二传将球传到自己的身后,都叫“背X”战术(除了背飞还有背快、背错)。

通俗一点说:背飞分长短,长背飞简单说,是要副攻从二传面前移动到2号位标志杆击打,副攻要跑比较长的距离;短背飞是副攻的击球点离二传不远,基本在二传背后起跳,打突然性和时间差,让拦网球员无法及时截击。不管长背飞还是短背飞,都是副攻先在二传面前,然后往二传身后跑。

背飞强调的是二传手要有比较好的传球线路和力度,并且要求副攻的横向位移、横向起跳和滞空能力。副攻弹跳和滞空效果越好,空中判断的时间越充分,出手角度、力度和方向变化的选择性就越好。这需要副攻有相当全面的比赛阅读能力,及时判断对方拦网的强度、最高点、拦截区域然后下手。当然,在这之前,如陈忠和教练所说,二传是灵魂和生命。

那么问题来啦!中国女排谁是背飞打的最好的呢?

答案是:刘亚男和周苏红双背飞组合。

当时这对组合红遍国际女坛,特别是刘亚男,她的进攻以轻灵见长,飘忽的跑位令人琢磨不透,期间的"杀手锏”迅雷不及掩耳的是“背飞”和“背快”,可以肯定地说现在还没有谁能达到这样的高度。这也是郎导在奥运周期需要找的未来之星。

别的就不引深说了,本来问题就很专业性,说多了就没人看了。嘻嘻

背飞:传球手跳起来向后传球,接球人离的相对远些,传球手有一定的滞空时间,像飞起来了,就是背飞。

背快:就是向后的快球。

短平快:向前的传球,距离短,速度快,传的快,扣的快。

平拉开:长距离的传球,类似足球的长传。

近体快:传球手和扣球手,隔的很近。

双快一游动:最复杂的进攻方式,满场的人都在动,两个人扣球手,快速起跳,却是佯攻,球传给游动的那个人,那人要游动到对手防守的空隙,球也要传到扣球手那里。

还有一种,二传向后传,第一个人跳起来却是佯攻,第二个人跳起来才是真正的进攻,这个我也不知道叫什么。

背飞,排球运动术语,指扣球队员在扣近体快球的位置上起跳后,冲飞到二传队员身后1 1.5米处扣背传的平弧半快球。背飞扣球同样可用单脚或双脚起跳,但单脚起跳比双脚起跳有更大的优越性,因它能更充分利用助跑速度。目前女子用助跑单脚起跳背飞较多。一般副攻使用的较多。

排球运动空间差的一种。队员在近体快起跳点上起跳,佯扣近体快球,突然冲跳,空中移位,“飞”到二传手背后1米处扣背传半高球。背飞与前飞的区别在于:后者迎着球打,容易在空中截住球;前者追着球打,难度较高,对二传手与扣球手的技术和相互配合的要求也较高,背飞配合前飞,会使战术多变!

未来背飞的走向必然是技术加实力,除了速度要快,要有变化,力量、高度、立体感要更强。也就是说,理想的背飞是欧美的实力打法和中国传统速度及长短变化的结合。传统背飞进攻效果不好并不证明背飞过时,而是要在寻求身体素质、高度、速度好的潜力队员基础上,对原有的背飞进行改造,推陈出新,才能恢复中国女排在世界上原有的快变风格。

要想打好背飞,要注意两点,一是高点,二是远网。

中国女排,加油!祝愿东京奥运会取得好成绩!

沙滩排球和室内拍球的历史,急急!!

排球运动的起源与竞赛沿革

(一)“小网子”出世,“空中飞球”起飞

19世纪末的美国,随着以电力技术为标志的第4次产业革命的兴起,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劳动生产率得到很大提高,工人生活有所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巨大变化。学校将体育列人了课程,妇女得到了更多的活动自由,社区公园和引人城市,交通的改善使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成为可能,出版物的增加传播着体育信息。富裕的时间和金钱,使人们对活动和体育活动的兴趣越来越大。

1891年,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在春田学院发明了篮球运动。

4年之后,离篮球发明地仅10英里之遥的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城,刚刚迈出大学校门才一年的春田学院毕业生威廉·G·摩根,担当起了霍利奥克城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的工作。在工作中他发现,篮球运动对常坐办公室的人和年龄较大的人来说过于剧烈了,他们不愿在球场上上气不接下气的奔跑、冲撞,他们需要一项新的运动来满足他们既要活动出点儿汗,又要得到身心放松而不太累的需要。摩根这位詹姆斯·奈史密斯的得意弟子,没有辜负人们和老师的希望,他根据人们的这一需要,在体育馆内挂上网球网子,用篮球胆在球网上空来回打。打法上用网球和手球的一些技术,规则类似棒球,由9局组成,连胜3分为1局,双方上场人数不限,但须对等。摩根给这种运动形式取了一个颇为有趣的名字“Mintonette”,意即“小网子”。

“小网子”活动满足了中年人和体育之需,受到人们欢迎。于是,排球运动就这样从嬉戏篮球胆的球戏中发展起来了。

1896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体育指导大会在霍利奥克城举行。大会期间举行了历史上最早的“小网子”比赛,两队各出5人,双方队长分别是霍利奥克市库兰和消防队长林奇。兴致勃勃观看表演的A·T·哈尔斯博士觉得“小网子”一词意犹未尽,提议把“ Mintonette”改为“ Volleyball,取“空中飞球”之意。这一提议形象地概括了排球运动的性质,得到与会者一致同意。从此,排球—一“空中飞球”开始起飞。

(二)篮球胆轻飘,块皮胶合成型

最初在排球场上用的是篮球。但篮球打起来太重、 太沉,打得人们手腕发疼,且易伤手指。篮球不行,摩根又试用足球。但足球也有同样的缺陷。于是,摩根将篮球胆从篮球中取出,球胆充气后既轻又飘,打起来比篮球、足球好多了。但球胆又太轻,难以控制方向。摩根找到当时美国较大的司保了体育用品公司,要求他们设计一种用软牛皮包制的球,这种球既不伤手指,又不会一打就跑。就这样,司保丁公司根的设计要求做出了第一批排球。球重255克~340克,圆周63.5~ 68.6厘米,橡皮胆外包皮套或帆布套,制成了类似现在的排球。今天排球的重量和大小就是据此演变而来的。

18年,美国首次公布的10条排球比赛规则中规定,球是一个外面包有皮套或帆布套的橡皮胆,球的圆周为63.5-68.6厘米,重340克。

1947年,国际排联成立时颁布的第一本国际排球规则规定:排球重量250~300克,圆周65~68.5厘米, 气压0.52~0.58公斤/平方厘米。

此后,块皮缝合代替了皮套或布套,胶合技术代替了缝合技术,终于形成了现在的排球:由柔软皮革制成外壳,内装橡皮或类似质料制成的球胆。

(三)气压过高球死沉,放气减压易于击

250~300克的重量,0.52~0.58公斤/平方厘米的气压,使排球打起来手感沉重,比赛中由于球速快而中断甚多,尤其是垫球技术的出现,使手臂击球就如同用手臂击石头一般。于是,国际排联不断修改规则,减小 球的气压。继将球的气压由0.52~0.58公斤/平方厘米减至0.48~0.52公斤/平方厘米以后,又在于 1982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规则中将球改为:重量260~280克,圆周65~67厘米,气压0.40~0.45公斤/平方厘米。此一规定一直延用到1996年。

然而,随着排球技战术的发展,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排球比赛中的中断也随之增加。据国际排联普及推动委员会1995年的调查,排球比赛中死球时间占2/3。这就大大影响了排球比赛的可观赏性。在国际排联普及推动委员会1995年对最受群众欢迎项目的调查中,排球排在足球、篮球、赛车、田径、滑雪之后, 仅名列第六。这与国际排联试图将排球推成世界第一运动项目的目标相距甚远。而造成排球比赛中死球过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球速过快。

为此,国际排联规则委员会在其,我国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马启伟的带领下,从1995年起开始实验研究不同气压的球对其飞行速度的影响及其在比赛中的运用效果。实验研究发现了一个连科学家们目前都难以解释的有趣现象:当球的气压在0.30公斤/平方厘米时, 相同击球条件下的球速最慢,队员手感最好。球的气压增大或减小,球速都快于0.30公斤/平方厘米时。在世界一流男排强球队的比赛试验也表明,当用现行气压的 球比赛时,防守成功率为 54%,当用 0.30公斤/平方厘米的球比赛时,防守成功率为 73%,上升了19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防守得到帮助,死球率降低,比赛的精彩程度增加。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 1996年8月国际排联亚特兰大代表大会通过了对 19~2000年排球比赛规则的修订,并从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规则。新的规则规定:排球由柔软皮革制成外壳,内装橡皮或类似质料制成的球胆,重量260~280克,圆周65~67厘米,气压0.30~0.325公斤/平方厘米。

(四)随“教”传播衰宇,随“战”逐流远航排球运动出现后,通过教会的传播活动和美国军队的军事与战争活动,传播到了世界各国。

排球传人亚洲较早。通过基督教青年会的传播,1900年,排球传入印度;1905年传入中国; 1908年传入日本;1910年传入菲律宾。

当排球传人亚洲时,规则尚处于不完备的阶段。当 1910年美国传教土布朗将排球运动介绍到菲律宾时,看到亚洲各国经常在室外进行排球运动,且人口众多,考虑到让更多的人能参加排球运动,他介绍的是16人换发球制的排球。这种16人制的打法又随着1913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的用而传播到了亚洲各国。这样,亚洲各国都经历了16人、12人、9人制排球这一过程,直到50年代才引进6人排球。至今,在亚洲各国还能看到9人制的排球比赛。

随着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排球在20世纪初进人了美洲一些国家。

1900年,加拿大成为第一个在美国之外开展排球活动的国家。接着排球就传入了南美各国。 1905年传 入古巴; 1909年传入波多黎各; 1912年传入乌拉圭; 1917年传人巴西。

在美洲各国,人们习惯地将排球活动看作是一项消遣活动,并没有看重它的体育竞赛性质,直到1964年被列为了奥运会项目,排球在美洲所受的冷遇才得到改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一1919年)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年中,排球运动列人了美军军事训练营的训练,推广到美国国内及国外的军事营地,成千上万的排球和球网被送到美国军人的手中。同时它也被作为礼品赠送给了盟军的体育官员们。这样,排球随着美国军队的军事活动传到了欧洲大陆和地中海沿岸。1914年传人英国;1917年传人法国、意大利。 俄国;1918年传人南斯拉夫;1919年传人捷克斯洛伐克、波兰; 1922年传人德国。

值得一提的是, 1919年,美国派遣军分发了16000个排球给它的部队和同盟军,这一行动大大刺激了排球在欧洲的开展。 1925年,以斯大林为首的前苏联***中央委员会批准排球为群众性体育项目,提出了“百万人排球运动”的号召,使排球运动在前苏联很快得到普及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苏军士兵的影响,排球在东欧各国也开展起来了。

(五)“华利波”传人,“队球”定名“排球”

在我国,排球运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作为文化教育的体育,伴随着帝国主义的文化人侵来到我国,美国传教士在传教布道之时把排球队带了进来。1905年,排球活动首先在广州南武中学和香港皇仁书院倡行,后来主要通过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部、留学生。外籍人士等以教学、游戏、训练班及表演等方式传播,排球运动逐步在我国部分城市的一些学校中开展起来。人们根据Volleyball的译音,把空中飞球称为“华利波”。就这样,“华利波”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

1913年5月,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大会原来没有设立排球项目,增设这项锦标是东道主为了多拿金牌在赛前临时决定的。到了开幕那一天,只有菲律宾一国报名,于是怂恿中国参加。当时任中国队总领队的美国人勃郎·格雷同意了菲队的请求,从田径、足球队中临时选人,匆忙上阵,头顶脚踢,结果以0:2的比局连输两场。这便是我国参加最早的国际排球赛了。

1914年在北京举行的旧中国第二届全运会上,排球被列为男子正式比赛项目,并将“华利波”改称“队球”,取成队比赛之意。

1921年,旧中国广东省第八届运动会第一次有了女排比赛。

1930年旧中国第四届全运会之前,经中华全国体 育协进会研究,根据其球在空中被来回排击和参加者成 排站位这两个特点,将“队球”改称“排球”。

从此,排球这一名称和运动形式在我国传播开来,沿用直今。

(六)国际排联成立,魅力扩展全球

排球的比赛性质和世界各国对举行世界性排球比赛的要求,导致了国际排联的成立。

1947年在巴黎召开了有17个国家排协代表参加的大会,正式成立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法国人鲍尔· 利伯被选为,任职到年;而后墨西哥人阿科 斯塔当选为国际排联,任职至今。

国际排联于1949年在布拉格举办了第一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

从排球运动的初创到1949年第一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其间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在这半个世纪中,排球规则逐步形成,基本技战术日趋丰富,国际交往越来越多。

1952年在莫斯科举办了第一届女子排球锦标赛,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排球被接纳为奥运会项目,1965年在华沙举办了第一届男子世界杯排球赛,13年在乌拉圭举办了第一届女子世界杯赛。至此,形成排球锦标赛、世界杯排球赛、奥运会排球赛三项建全的世界大赛制度,各项赛事每隔四年举办一届。此后,世界排球大赛系列中又增加了世界男女青年锦标赛(17年)。世界男女少年锦标赛 (1989年)、世界男排联赛(1990年)和世界女排大奖赛(1993年)。

到19年,国际排联已成为拥有 213个国家和地区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单项体育运动联合会。参加排球运动的人数已超过1亿5千万,排球运动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仅次于足球的广为普及的运动项目,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1964年东京奥运会女排决赛时,日本电视收看率达全国人口的91%。

1981年在巴黎近郊克拉马市举行的一年一度的 “一日排球赛”上,275个队,近2500名男女运动员,从早到晚在足球场地上划定的54个排球场上进行了1200场角逐,队员中男女老少齐上阵,背着孩子出场的大有人在。

1983年7月前苏联男排访问足球王国巴西,同巴西男排在可容纳10万观众的足球场中进行了比赛,观赛者有96000人,因天降倾盆大雨使比赛中断45分钟,竟无一人退场。

1986年地中海岛国马尔他创办了一年一度的排球马拉松。排球马拉松从每年8月的第一个周末22点正 式开始比赛。比赛在6支队伍间连续轮换进行。 1986年连续进行了100个小时,1987年120小时,1988年144小时, 1989年170小时, 1990年 180小时, 1991年190 小时, 1992年195小时,而今已超过了200小时。排球马拉松吸引了全城85%的人口前往观战,受到了国际奥委会、国际排联、欧洲排联等国际体育组织的祝贺。

为了进一步推动排球运动的发展,1988年国际排联制定了《世界排球发展》:在世界各个地区建立20多个排球发展中心;发展性和健身性排球;向发展中国家赠送排球器材;向各国提供技术教材和录像资料等。1995年国际排联推出了《世界排球2001计 划》:在各大洲各国树立排球为顶尖运动的形象;使排球成为观众最喜爱的运动之一;让排球引起电视网和各 节目赞助商的兴趣;使排球管理机构成为现代高职业化的机构;使拥有高水平球队的国家数量不断增加。://volleyball.sport.org.cn/j/j_yundong_lisi.html

沙滩排球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加利福尼亚,现有最高赛事: 奥运会沙滩排球赛(1996年正式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发展状况: 现有120多个国家的排球协会开展了沙滩排球运动,全球大约有 2000名职业球员。

发展历程:1920年起源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Santa Monica; 1927年开始传入欧洲,在当时是法国“主义者”的活动项目之一; 20世纪30年代,两人制沙滩排球赛出现; 20世纪40年代,由官方组织的两人制比赛出现,那时的比赛, 一般没有奖金。选手们一场比赛下来,可能只收到一捅可乐 做为奖励; 20世纪50-60年代,沙滩排球成为了美国加州海滩上,必不可少的活动。并且和流行音乐一起,开始进一步的发展。 从70年代开始,广告、奖金等商业因素,介入了沙滩排球比赛。 1986年,第一次国际性沙滩排球比赛,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该运动在一批优秀巴西选手的带领下,进一步职业化、商业化。 1992年,国际排联(FIVB)成立了沙滩排球部; 1996年,7月23日--28日在亚特兰大海滨,举行了第一次奥运 会沙滩排球比赛。 1998年,国际排联经协商,设立了挑战赛、卫星赛和业余赛, 做为国际巡回赛以外的重要赛事。

1998年,国际排联经协商,设立了挑战赛、卫星赛和业余赛, 做为国际巡回赛以外的重要赛事。 沙滩排球参赛队员为两名,而不是室内排球的每队6名队员,它是在沙滩上进行比赛。自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首次登场亮相之后,沙滩排球将成为悉尼奥运会的热点之一。

://volleyball.sport.org.cn/j/j_yundong_jczs.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